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6部分 (第1/4页)

开盖有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2 创业于新型中小城市(6)

危机以来,中国的出口压力越来越大,“走出去”越来越困难,政府不断出台提高出口退税的政策,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不明显也不会持久,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十分严峻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还进一步加剧了财政收支矛盾。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要在坚持“走出去”的前提下,高度重视“走下去”的战略意义。

必须进一步调整结构,大力培育和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全面增强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遗余力地抓紧实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农机下乡等“走下去”运动,积极发展农村旅游休闲消费,拓宽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在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同时,使农村特别是县级中小城市成为“燎”中国经济之“原”的“星星之火”。

在这个“星星之火”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可以进一步推动城乡统筹和地区协调发展,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可以把刺激经济增长与有效增加就业结合起来,找到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工作的立足点和结合点。我们可以看到,新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新型农村养老保障试点工作,新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等工作,最后的落脚点可能都在县级中小城市。

一个“星星之火”,两个“星星之火”……最终必会形成燎原之势。这是中国经济的新希望。

不要“红装”,要“绿装”

县级中小城市大面积崛起必须是科技创新主导的绿色崛起。中小城市在绿色崛起方面具有后发优势,不能走大城市的老路子。必须进一步强调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消费、新工具、新材料、新能源等新产业,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这是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从“快”发展到“好”发展、从“黑色”发展到“绿色”发展的关键。

县级中小城市如何崛起?还要继续挖煤炼铁吗?还要大规模发展火光熊熊的“红色”传统工业吗?显然不是,要走绿色道路。县级中小城市应该是中国切实走上绿色道路,切实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切入点。

过去的30年中,中国以大城市化为载体,已经走过了以大幅增加劳动力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和以大幅增加生产资料投入为主导的发展模式。30年后的今天,中国不应再重回老路,必须以县级中小城市为载体,走一条内涵式的经济发展道路,这条道路要依靠创新和科技,还必须起到节能减排的大效果。中小城市的后发优势,恰恰可以通过建设推广生态住宅、新能源汽车、绿色农业、生物产业、现代中医药等新产业来完成。这些新时期最需要的新玩意,大城市做起来成本高得多。

1997年,依靠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才避免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巨大冲击,当然也完成了中国的大城市化。10年后,面对全球金融风暴,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而言,推动绿色产业、绿色经济和绿色消费的意义,将不亚于1997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但是这一次要在县级中小城市上做大文章。

目前,作为世界第一排放国的美国,为了摆脱金融危机,一反常态,大搞绿色经济,将可能大大减缓欧洲对其污染的批评,而后者会把批评的矛头更多地转向作为世界第二排放国的中国,欧洲一些国家可能借助绿色壁垒进一步使中国出口降低。虽然实际上我们很早就开始进行节能减排的实践,但在目前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状况下,必须将节能减排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当今世界有两怕,其一是怕贸易变冷;其二是怕地球变暖。当今世界有两怕,其一是怕贸易变冷,要想不让贸易变冷,必须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其二是怕地球变暖,要想不让地球变暖,必须坚持节能减排。

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深入挖掘绿色潜力:一是深入挖掘中小城市的绿色潜力,这是最大的潜力;二是深入挖掘大城市现代化的绿色潜力,虽效果不会太大,但也必须遏制住环境污染恶化和资源浪费加重的趋势;第三,深入挖掘农业产业化的绿色潜力。

3 对科技的深情呼唤(1)

历史中为什么会走来此次大危机?纸币为什么会在全球范围内和资源一拍即合?因为以生产资料和机器为第一生产力的旧工业化模式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只能靠金融手段占有资源;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创新成为常态

《出轨的表现征兆》 第26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