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冷如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投入中国,以获取最大化利益,中国企业也愿意借入美元,到期后,可用较少的人民币来兑换美元归还。对中国政府来讲,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对美元的稳定,只有全盘收购市场上的美元,否则,市场上美元越来越多,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货币国际化后,该货币国的货币政策作用范围将延伸到国际,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相互影响和交织,单纯的国内货币政策已不能独善其身。如果说,当前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已经使各国各项经济金融政策相互作用的话,那么,如一国货币国际化后,将使该国货币政策的对外影响力和反作用力更大。
第五节 曾经我们只有两家银行——金融体制改革
如今我们要办理银行业务,可以有数十家银行选择,包括中农工建四家国有大型银行,有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有花旗、渣打、汇丰、东亚等外资银行,还有各地的地方商业银行。然而,在三十年前的中国,我们曾经只有两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道路历经30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也走出了一条与前苏联东欧国家完全不同的改革道路。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回顾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两个阶段:
※1978…2003年——建立独立于财政的市场取向的金融体系
※2004年至今——金融结构市场化取向的企业化改造
从时间流程上看,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到2003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是建立工业部门的现代企业制度,与之相适应,金融部门的改革旨在建立独立于财政的市场取向的金融体系,目的在于创造与企业改革相适应的外部环境。在从1978到2003年这个时间段里,以上世纪90年代为分界线,之前的金融体系中,监管系统是中国人民银行;银行系统包括国家专业银行(负责工商业融资的工商银行,负责农业融资的农业银行,负责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和负责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的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银行(如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等)、区域性银行(如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和信用合作社(城市、农村);非银行金融中介主要有保险公司(如人保)、信托投资(如中信、光大)、租赁公司(如东方租赁公司)以及各大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可以说,90年代前我国金融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机构无市场,金融市场在当时不存在更没有发展起来。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第一个基本任务的完成,90年代后我国的金融体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明确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原则后,监管系统从原来只有中国人民银行发展到包括中国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以及自律性组织(协会)的完善监管体系;银行系统中,除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外,成立了政策性银行,发展了股份制银行,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纷纷建立,外资银行在2001年中国入世后也加快步伐进入,还包括农村信用社、其他存款贷款类金融机构,总之,90年代后的银行系统呈现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活动主体。非银行金融中介也得到空前发展,除了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租赁公司等,还出现了更多的新型非银行金融中介,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汽车金融、基金管理公司、产业基金、社保基金等等。同时,随着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资金市场、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期货)等市场的建立,我国金融体系改变了之前有机构无市场的窘境。
尽管金融体制改革初见成效,顺利完成了第一项基本任务,建立了独立于财政的金融体系,但作为市场微观主体的金融机构在当时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以银行业为例,主要表现在:1。不良贷款过高,如2003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达20。4%,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为7。7%,城市商业银行为15。0%;2。资本金不足,如2003年底,中国工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5。52%,而中国农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估计仅为4%;3。经营效率低下,中国银行业的成本/收入比率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员工和分支机构的创利能力差;4。风险审核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技术落后,中国风险管理监管力度及技术相对落后,制约了银行开拓高回报的业务渠道;5。信息科技落后,主要表现在数据处理中心互不兼容,不同银行间不能有效处理及共享信息资源。
面对加入WTO后外资金融机
《金融学讲什么》 第8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