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指点迷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以为曹雪芹确与纳兰性德家有点关系,或可日有“通家之谊”。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为伊消得人憔悴(9)
记得曹寅《题楝亭夜话图》中就有这样几句诗:“家家争唱《饮水词》,那兰小字几曾知。斑丝廓落谁同在,岑寂名场原许时。”《楝亭集》中《惠山题壁》一诗一条小注说得更明确,曹寅与成容若还是老朋友呢!《惠山题壁》诗其一云:
积书岩下小池通,确荤行穿复壁中。
忽辟空堂感新咏,邻家惨淡杏花红。
(顾梁汾小园中新咏堂,乃故友成容若书。)
纳兰性德,清初康熙间著名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亦有人称其为“成容若”,隶满洲正黄旗。成容若生于清顺治十一年(1655),十八岁中举,二十三岁赐进士出身,选为宫廷三等侍卫,后升一等侍卫直至三十一岁逝世。
成容若一生喜读书,擅书法诗词,精于书画鉴赏,藏书达数万卷之多,著有《通志堂集》。以《饮水词》为世人所赞誉。他生于相府之家,僚无意富贵,生性恬淡,不喜趋炎附势之辈,而专结交困郁守志的文人学士。
成容若与曹寅的交谊应从曹寅入宫为康熙帝的伴读开始,后又为銮仪卫正,与纳兰性德的侍卫之职相近,同在康熙帝左右,故二人相识,往来当不会少的。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成容若与曹寅同随康熙帝东巡盛京、松花江、辽阳等地,二人皆有诗词纪事。特别是曹寅亦擅诗词书画之道,更有共同语言。当楝亭构成,纳兰性德不仅作《曹司空手植楝树记》一文,而且还作了一首《满江红》词赠与曹寅。词题下有“为曹子清题其先人所构楝亭,亭在金陵署中。”词云:
籍甚平阳,羡奕叶、流传芳誉。君不见、山龙补衮,昔时兰署。饮罢石头城下水,移来燕子矶边树。倩一茎、黄楝作三槐,趋庭树。
延夕月,承晨露。看手泽,深余慕。更凤毛才思,登高能赋。入梦凭将图绘写,留题合遣纱笼护。正绿阴、青子盼鸟衣,来非暮。
所以我以为曹寅诗注中称“故友”,当不会是“攀高枝儿”。
曹雪芹博通古籍,应更熟悉当代。他读过成容若诗词,了解他的身世,该是不成问题的。容若对自己出身、门第的厌恶,对功名富贵的冷漠,以及佛教和道教消极出世思想的影响等等,很可能对曹雪芹的人生观、创作思想有过某些影响。
成容若一生有九年时间充当宫廷侍卫,对统治集团的腐败及内部的矛盾斗争,有很深的印象。因而他觉得:“不如罨画清溪上,蓑笠扁舟一只,人不识。”这种避世之痛苦,实由他的经历所造成。而曹雪芹一生始于繁华,继而落拓,其“悬崖撒手”之念,又何其相似!
1983年3月1日
绣虎当年此授经
——郑簠《楝亭诗》寻访录
郑簋是曹寅在江南结识的众多文士之一。《楝亭诗抄》卷二收入《郑谷口将归索赠》诗云:“素筝浊酒旧相于,少日瀹文尚嗫嚅。执?起家同避世,荷锄归隐即真儒。官蛙激耳胸鸣好,古篆连墙屋漏俱。独趁吴波清驶去,临行聊为将髯须。”
由于郑簋名不显时,故为大多数“曹学”研究者所忽略。《明清江苏文人年表》第884页载其行略,言其为上元人,曾作《楝亭诗》,康熙三十年(1691)事。诗载《国朝金陵诗征》卷四,十五叶上,原题为《楝亭诗赠荔轩》。诗云:
楝亭在何所?司空江左署。绮树既扶苏,虚亭犹曲注。垂珠瑟瑟叶清清,绣虎当年此授经。手泽未忘应有筑,诗篇远播总难形。长扬扈从声华著,建树凌云乔梓处。即今云锦庇三吴,斗贯支机超八柱。三吴之署虽无此,楝亭堂构相接比。此楝常存心臆中,嗣公移孝能作忠。遂使扶苏曲注,江左手植排苍穹。
从诗的内容和用典来看,诗人对曹家的家世相当熟悉,对曹寅的文采和人格亦备加赞誉。由此推想诗人当年与曹寅的交情非泛泛往来者可比。
据《隶法琐言》和《历代名人年谱》诸书记载,郑簋字汝器,号谷口,明天兽二年(1622)生于江苏上元,康熙三十二年(1693)卒,享年72岁。康熙十五年(1676)郑簋曾行医北京,著名学者朱彝尊赠以长歌(见《曝书亭集》卷十)。他与上元张风以相熟,以曾将《一门反切稿》托付与他。康熙二十年(1681)郑簋与陕西王弘相会于金陵,并与王概、王蓍共补“天发神谶碑”三十一字,说明这位医家对文字学颇有造诣。
《读书手抄报》 第19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