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秧歌狂欢(本章内容涉及秧歌民俗,没兴趣可以不订阅) (第1/4页)
山区农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该章部分内容涉及秧歌民俗,没兴趣可以不订阅)
往年初一吃罢早饭,村里大喇叭就喊着社员们下地干活,来个“开门红”什么的。今年罐子村人们倒是彻底松懈下来,吃过饭后便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拜年。
王满银同样如此,放下碗早早去村里转悠。
兰花则没有外出,而是在家守着代销点。
按照惯例,今天是代销点生意最火爆的时候。大部分碎娃们得了压岁钱,连一天都不要就花个净光。
王满银在村里一直待到差不多中午,才晃晃悠悠返回。
到家,兰花已经把饭做好。
趁着中午太阳暖和,一家人也没有待在窑洞里,而是各自搬了把椅子坐在场畔上吃饭。靠墙圪崂里,两只猫咪眯着眼睛晒太阳。几只土鸡则围着主人们咯咯叫着,妄图讨些剩饭剩菜来填饱肚子。
直到王满银连踢了两脚,才把这些家伙赶走。
饭后没啥事儿,王幸从屋里翻出扑克牌,拉着家人玩抓老麻子的游戏。
不到十分钟,三个小家伙又因为出牌的问题吵吵闹闹起来。
王满银和兰花已经习惯了。三人要是哪天不吵两句,他们才觉得奇怪呢。
不过,这就是生活。
一日三餐,四季不愁,幸福简简单单,被揉碎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里。
对王满银而言,非常珍惜。
正月初二,罐子村秧歌队在负责人的王满囤带领下,开始挨家挨户排门子。
这也是有讲究的……王满囤会提前登门询问主家,如果不愿意接待就不登门,同意了才让伞头带队。
过年图个热闹吉利,没有哪家不愿意秧歌队登门,欢迎还来不及呢。
都是一个村子的人,秧歌队没那么多讲究,成员随走随唱,喜欢的人也可以随时加入其中。
先从村头开始排门子,王满银家自然是第一家。
等王清明带着秧歌队到来时,场畔上已经围了一大群人。
按照规矩,秧歌队要现在空场内绕行一圈,这叫跑场子。通俗讲就是让看热闹的人靠边站,留出表演场地。
王满囤趁势点起一小挂鞭炮,噼里啪啦一阵爆响,锣鼓陡然一停。
整个场面安静下来,看热闹的人全部止声,连那些碎娃们也不例外。
接下来,是王清明发挥的时候。
他清了清嗓子,挥动花伞开唱:“锣鼓一住便开言,老少爷们听周全。新年刚过第二天,秧歌来到代销点。一来大家闹联欢,二来给你拜个年。满银家是窑五间,西边垒个肥猪圈。这山看见那山高,崖顶生满灵芝草。门前一棵洋槐好,家里不缺大元宝。”
唱完,花伞猛然往下一落。
秧歌队众人齐齐重复:“门前一棵洋槐好,家里不缺大元宝。”
对于闹秧歌的流程,王满银记忆里自然有的。而且昨天他专门问过村里的老人,所以大致路数不会搞错。
王满银立刻敬神上过香,又在门口摆好桌子,放上瓜子、糖果、香烟,用来招待秧歌队众人。兰花和三个孩子则端着盘子,里边放上瓜子糖果,请看热闹的村里人吃。
对于王清明的现编现唱能力,他再次真切见识到。
短短一段唱词,基本将王满银干什么的,门前房顶长有什么说的一清二楚。当然这样的词如果放在几年前,绝对犯错误的。
见王满银摆好礼,王清明又开始唱谢词:“一谢糖果,二谢烟,三谢满银待客周全。各位社员施一礼,锣鼓响动闹的欢。走前再来唱一段,老少爷们听我言。今天这个日子好,喜神财神进了院。一来喜,二来财,荣华富贵传万代……”
唱过两段吉祥话,王满囤又带着秧歌队朝王秋生家走去。
村里看热闹的众人急忙跟上,王满银家也不例外。
王秋生夫妻俩连带几个孩子,同样开始忙着准备谢礼。
秧歌队刚过深沟,就见王福长迎面急冲冲走过来。
这老爷子忙着给生产队牲口喂草料,来的有点晚了。
看到他,王清明又唱起来:“满脸的苦皱纹豁虫虫牙,喝口米汤也咬不下。偷吃了老君久炼的丹,就像驴驹在撒欢。”
短短两句话,让王福长脸上乐开了花。
到王秋生家院里,王清明又挥动花伞唱起来:“转罢一家又一家,这家窑上贴窗花。我问掌柜的什么花,喜上眉梢送到家……一对孝顺夫妻俩,善待瞎娘人人夸!”
《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小说》 第二百四十五章 秧歌狂欢(本章内容涉及秧歌民俗,没兴趣可以不订阅)(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