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1部分 (第1/4页)

竹水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332年)用铜铸造的,至今仍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这种炮,元末农民起义军曾使用过,重量大约有三百多斤到五百来斤。参加元末农民起义的张士诚,在1356年还铸造过铁炮。

到了明代,火药武器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飞弹”。“飞弹”,也叫“震天雷炮”,球形,用竹木扎成,再在表面糊以纸,球身装上两个象鸟翅膀一样的东西,球内装上火药和引火线,引火线烧完,火药就会爆炸,杀伤力很大。

大约在这前后,前面说到的“火箭”,也有了新的用法。那就是在火箭上绑一个装有火药的火药筒,点燃引线后,火药很快就散发出猛烈的气体,向后喷出,把火药射向远方。不过,每次只能射一箭,不够理想。于是,有人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把几十支箭装在一个大筒里,各支箭的引线都与另一根总线相连;总线点燃后,传到各支箭的引线上,使所有的箭同时发射,威力自然也就大得多了。

还有一种“神火飞鸦”也是在明代发明的。具体做法是:把箭筒扎成形似一只乌鸦的东西,肚内塞满火药,每支翅膀下装两只起花,乌鸦背上留一个洞,把引线与四只起花相连,引线点燃后,四个起花也很快燃着,能射百来米远。着地时,鸦身火药爆炸,起火焚烧敌人营垒,在这之后,人们还创造出“火龙出水”。它是用五尺来长的大竹筒做成龙形。龙身前后各扎两支火箭,称第一级火箭,龙腹内又装上几支火箭,称第二级火箭。作战时,把第一级火箭点燃,将龙身推出去,如火龙出于水。飞到二、三里远时,引火线又燃着第二级火箭,“药筒将完,腹内火箭飞出,人船俱焚”。这种“火龙出水”,是最古的“两级火箭”,现代的火箭制造,也是参考了这种原理的。

明代以后,火药使用更为广泛和普遍,类似地雷、水雷、炸弹等武器都陆续创制出来了,并用于战争。因此,就不能不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大约早在八、九世纪时,我国的硝石就通过阿拉伯商人传到阿拉伯、波斯等国。阿拉伯人称硝石为“中国雪”,波斯人称“中国盐”。当时是作治病药物用的,不懂得这是火药的一种原料。十三世纪前期,蒙古人和阿拉伯人作战,因蒙古人使用了火药武器。于是火药武器传到了阿拉伯,据阿拉伯兵书记载,当时传去的火药武器有“契丹枪”和“契丹火箭”(阿拉伯人称中国为“契丹”)。随后,阿拉伯人也学会了制造火药的技术,又把这项技术传到了欧洲。从此,欧洲人也开始制造火药和使用火药武器,并且通过他们传到世界各地。

四十一、惩贪官,奖廉吏

──朱元璋打击贪污

陈梧桐

百僚己睡朕未睡,百僚未起朕先起。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一丈犹拥被。

据说这是明太祖朱元璋做皇帝以后写的一首诗,表明他的辛勤。朱元璋的确是个勤于政事的皇帝。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批阅公文,晚上还要工作到深夜。他经常换上百姓的衣服,出外私访。有一天,他跑到罗复仁家,想看看这个陈友谅(陈友谅,元末农民起义的一个将领,后成为地方割据势力。1363年,为朱元璋大败于鄱阳湖,至九江口中箭死。)的旧臣,表现怎样。罗家在南京城外一个小巷子里,房子破破烂烂,屋里也没有什么家具。罗复仁正扒在梯子上刷墙壁,一见皇帝来了,慌忙叫妻子端个小凳子来请皇帝坐。朱元璋见他为官清廉,穷到如此地步,很不过意,忙说:“好秀才怎能住这样破烂的房子!”就赏给他城里的一所大房子。相反,对那些贪官污吏,朱元璋一经查实,执法极严,从不宽容。

朱元璋为什么能这样奖廉吏而惩贪宫呢?原来,朱元璋(1328~1398年)本是安徽濠州(今安徽凤阳)农村的一个穷和尚。通过参加农民大起义,他推翻了元朝的腐朽统治,夺取到全国政权,建立了明王朝,登上皇帝的宝座。从此,朱元璋就总想着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防止再发生农民起义。他总结元朝灭亡的教训,觉得吏

治的腐败,是造成元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元朝后期,政府公开卖官器爵。很多官吏用钱买到官做,就想尽一切办法搜刮钱财,贪污盗窃,敲榨勒索,根本不顾人民的死活。连那些奉皇帝之命到各地“问民疾苦”的宣抚官,也是见钱眼开,大收贿赂,贪赃枉法,胡作非为。老百姓编出民谣,诅咒他们说:“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都啼天哭地。”百姓活不下去,只好铤而走险,起来造反了。从这里,朱元璋认识到,吏治的好坏,是关系到能否巩固统治的大问题。

《龙的传人国语》 第21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