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花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计功利的朋友也会有,但不多,需要长期寻找。我们不能用这么高的标准,来要求一般性的交往。
你的那几个朋友既然已经明确表示出他们与你交往的目的,而这个目的你已经无法满足,那就中断那份友谊吧。一般性的友好交往还可以保持,没有必要反目成仇。千万不要为了不使朋友失望再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因为这是为虚假增添虚假,变成了两重虚假,比以前的单层虚假更要不得了。
人生不要光做加法。在人际交往上,经常减肥、排毒,才会轻轻松松地走以后的路。我们周围很多人,实在是被越积越厚的人际关系脂肪层堵塞住、窒息住了。大家都能听到他们既满足又疲惫的喘息声,你们年轻,不要走这条路。
余秋雨
八
来信
余教授:
我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一家外资企业里上班,按社会上的一般标准,一切还算不错。但是,时间一长,我感受到了一种难言的平庸。按照我的工作表现,如果没有太特殊的情况,我会长久平稳地一年年被聘,成天与各种资料和数据打交道,多少年后我也可能升一级,做个小小的部门主管,继续一天天上班,做着自己完全不能左右的事情。
难道,这就是我们在大学里经常谈论、时时企盼的“成功”?
在战争的年代,指挥一场胜仗是成功;在饥寒的岁月,保证一家人或更多的人的温饱是成功;在现代,作为一个管理者,领导一个地区度过危机是成功;作为一个企业家,创造令人瞩目的财富是成功……而像我这样,什么都不挨边,什么都作不了主,什么成绩也算不到我一个人头上,我也不可能在自己的单位里争权夺利而取得胜利,那么,成功的概念何从建立?我觉得你在各方面都相当成功。你是怎么寻找成功的机会,积累成功的果实,抵拒平庸的消耗的?给我一点启发吧,哪怕片言只语。
焦一泉
回信
一泉:
我不知道你们在大学里是如何谈论和企盼成功的,在我接触的年轻人中,对成功这个概念往往有两度夸张——
第一度夸张,把成功看得很大,几乎看成了足以留诸史册的惊人功业,这有几个人担当得起呢?至少在我,连想也不敢想;
第二度夸张,把成功看得很险,几乎与失败处于千钧一发之间,非此即彼,你死我活,不成功就是一个窝囊废。
把这两度夸张加在一起,结果非常可怕:既然成功的要求如此之高,成功者的数量也就很少;既然不是成功就是失败,世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成了失败者;但谁又愿意成为失败者呢?因此为了争取成功必定需要经过残酷的争斗,争斗到最后仍然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如果成功必然导致如此可怕的图景,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它呢?
我们不妨让成功这个概念低调一点,软化一点,泛化一点。几位医生开刀前都点名要这位护士消毒器具,这位护士是成功的。年迈的丈夫临终前紧握着妻子的手,这位妻子是成功的。这种成功,并不与失败近距离对峙,而是完全能够与其他成功和睦相处。
从这样的观念出发,你每天平平常常地上班,不能说是不成功。例如,如果你们企业里某个业务关节只有你才能快速地处理妥帖,如果同事们想到你时都轻松愉快,如果亲戚朋友遇到麻烦问题时总是喜欢与你商量,如果在外地工作的老同学回来时总是首先与你打电话,那么,你就是一个成功者,而且是多方面的成功,令人羡慕。
至于我个人在这个问题上的体会,说出来你也许会不相信,那就是尽量少考虑这个问题。老是考虑成功,就会害怕失败,那就反而很难做成事情。例如我在出版了不少学术著作、早已成了教授之后,才开始学写第一篇散文,与低年级学生一起起步,成为一名“散文新秀”,如果太多地考虑成败,那就肯定不敢这样做。
尽量少考虑成败,那么,多考虑什么呢?我主张多考虑世间的是非和善恶,以便拨乱反正、止恶扬善。可惜现在从中学生开始,整天都在追求成功,研究抵达成功的途径和方法,却很少花精力辨是非、分善恶,这实在让人焦虑。不少年轻人为了成功,不惜与罪恶联手,便是深刻的教训。
为此,我觉得你也不妨降低对成功和失败的过度敏感,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来弘扬高贵的互助互爱精神,使大家的内心多一些善良,使我们的社会多一些仁慈。在这方面,每天都有大量的事情可做,除了上班之外,忙都忙不过来。如果忘记了善良和仁慈,只知一味
《霜冷长河关于友情》 第27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