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乱世已至 (第1/4页)
小凌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长安城灯火阑珊,百姓安居乐业。
大内总管常滁胆战心惊跪拜在圣德殿外,先前他做的大逆不道之事,唐皇没有治罪于他,可他的师傅老太监李辅国却是耿耿于怀。
对于这个不孝子,李辅国只想一掌打死。
不过却被唐皇治帝阻拦了。
人心有了欲望,才能更好的立地成佛。
跟随魔佛李治一起回长安城的古僧希迁走出大殿,抬起右手,食指轻轻点在大内总管常滁眉心之上。
点化成精,一指入佛。
是入了魔佛。
黑色佛气环绕其身。
七窍流淌魔佛之气。
大内总管常滁双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
如今的唐皇治帝成了魔佛李治,一回到长安,便下令天下,分封魔佛教信,让军队肆意捕杀佛僧,认为魔佛才是佛家正统,姑苏寒山寺成为魔佛第一寺。
苏州大地更是有无数人投入魔佛的怀抱。
魔佛大自在天施展魔佛之术,让白骨长肉,更让那些久病之人康复,大病初愈的人得到新生,更加虔诚的信仰魔佛。
内有高堂支持,外有魔佛处世。
大唐帝国掀起一股尚武之风。
以文治国还是以武治国,已经成为两个极端。
一直想要大展拳脚的陈庆云得到了机会,在他背后有山河公主默默支持,魔佛李治更是赐予他一部魔佛武经—《山河社稷图》,让他担任魔佛传教士,更是许配山河公主。
孔周望着变了颜色的长安城的天空。
平静而又安静。
文武庙里的文圣孔子的石像已经破裂,武像依旧是团精石,却隐隐有了痕迹。
武圣当出!
孔周遥望西蜀,那个自称“五岁诵六甲”的书生拿起了剑,离开了长安城,隐居西蜀,不知道他的那一句“金粟如来是后身”何时应验!
道佛与儒三教还未争锋。
佛儒便已乱了。
佛教西天极乐世界崩碎,灵山断裂,诸佛尽灭。
如今魔佛当世,揽收众生业力。
而儒家更是分为鲁儒和齐儒,鲁儒好古、好寻章摘句,而齐儒则与时俱进,注重经世致用。
鲁儒的儒家之剑已是愚钝,齐鲁的儒家之剑却是失了方向。
如今魔佛当道,齐鲁失心。
孔周感叹说道:“儒佛已乱,道家不远了。”
安静的文武庙响起了一首诗: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着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孔周转身,看向来人。
无动于衷!
魔佛李治微微笑道:“为何不行礼。”
孔周平静说道:“将死之人,无需跪拜。”
魔佛李治说了声“无趣”,便转身离开。
他来,已知孔周心意。
多余的话,显得无聊至极。
得到想要的答案,转身离开。
然后下令,推平文武庙。
曾经辉煌一时的文武庙就这样被士兵与民众推翻。
没有人阻拦。
或者说阻拦的人都倒在血泊之中。
那些想要阻拦的人便有心无力了。
只能亲眼目睹文武庙被推翻。
孔周也没有阻拦这一切,他背上武圣石像,站在长安城上,亲眼看着文圣之像被推翻。
然后文武庙被一场大火焚烧干净。
领兵之将、放火之人乃是驸马爷陈庆云。
文能治国,前提是国泰民安。
乱世已到,唯武至尊。
只是,这武,太乱了。
乱得要用鲜血来浇筑。
才能构建一条平稳大道。
行走在这条还未浇筑大道上的人,将要用生命、尸体、鲜血去前行。
推崇武道的陈庆云站在高楼上,美人在怀,他有些醉。
文武庙被他推翻,文圣石像被他一剑砍翻。
黑色的魔佛气在他瞳孔中流转,让他眼明如神。
可在刹那间,他心神不宁,一道威严声音在他心神之间响起:“大逆不道。”
四个字让他
《江湖仙居》 第130章 乱世已至(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