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00章 两技得展傅巽功 欲除严颜庞义计 (第1/2页)

一条土狗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回到南郡江陵,刘贤与傅巽一同去看了榨油和铜字印刷的技术。两样技术都有不同长进,工匠们根据刘贤的要求只要了一个需要十人来操作的榨油器。 通过巨木之间的碰撞挤压来获取刘贤口中的豆油,但是效率非常低,而且消耗人力物力十分夸张。100斤大豆花三四天才出五六斤豆油,而且所出豆油颜色也是浑浊,远没有后世那种豆油的清亮,需要在沉淀一些时间才可。 刘贤在使用了部分成果来尝试煎鸡蛋,感觉虽然跟后世的豆油相比,无论在香气稠度以及最后煎出鸡蛋的成果来看,还有一大截路要走。 但是很明显,他成功了,这个煎鸡蛋不如前世万分之一好吃,但是已经远超现在的水煮菜一大段了。 刘贤与工匠们相互探讨,并分享了煎鸡蛋,兴致大好,当场就让人寻来一块石板,弄了个石板小炒。也没有其他复杂的调料,刘贤就着浊油混着粗盐炒了几道素菜,就已经足以让工匠们惊为天人。 又就以前他见过的榨油器的一些样式尽可能的描述,要求大家多尝试几种方法,减少人员投入,提高产量,同时让傅巽尽可能先保存起一部分的油料。 榨油这个事,其实最好是把植物油流出民间,让民间来研究跟进。只要跟吃有关的,民间其实跟进很快,无论是技法还是效率。但是刘贤又怕流到外面去,帮人家也改进了运粮效率啥的,一时之间暂时没有想好,还是尽可能的先掌握先进一点的技术在公布暴露吧。 相较之下,铜活字的长进就快多了,傅巽很兴奋,专程拿了一本刊印出来的《春秋》展示给刘贤看。他只是用了笔迹,就能通过铜活字来排列组合成为一本春秋。 也就是可以说任何一个只要认字的,且掌握了方法的人,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誊抄出一份春秋,那么产生了什么后果?就能够打破士家长久以来的知识壁垒,让一家藏书能成为天下藏书,再也不存在什么孤本珍本。 天底下无数个士家都会因此不再神秘,他们原本只有直系血亲才能看到的书,也许在街边商贩手里会被成为包裹糖葫芦的纸袋子。 哪怕是什么神书,放在他这里,十天二十天,全荆州都能看到。就比如说傅巽与荆襄氏族交好,其中向朗,家中藏书就很多,很多士人为此与向朗交好。而向朗从来也不藏私,向来有问必借。所以傅巽的想法就是准备从向朗那里搞一些孤本珍本出来,让它们重新恢复当年的盛况魅力。 但是刘贤不是这么想,刘贤并不想让铜活字成为士族们的专用。他想增开蒙学,大批量的印发开蒙书籍,在整个荆南乃至于交州加大蒙学的覆盖范围。 他与傅巽说了自己的想法,让傅巽联系南郡文学掾,整理好南郡的乡学、社学以及私学。为他们分发一批《急就篇》等蒙学书籍。同时查漏补缺,在人口密集但未建立有乡学的区域鼓励当地大户出资建立乡学,并承诺只要服从相应郡县管理,郡里会提供所有的教材。 说实在话,出资来完善教育是历来成功人士的最爱。只要有点钱,必然要捐个学校,可见咱们中国从古至今以来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书籍是很贵的,郡县提供书籍,无疑就是抓住了乡学社学的需求,相应的,乡学社学要教什么书籍也就成了郡里说的算了。 印刷术不是什么特别精巧的技术,刘贤要趁着泄露之前,掌握乡学和社学乃至于私塾的前进方向。让文学掾成为像后世教育部门一样的单位,而不是靠政治压力搞压迫教育那一套。傅巽会成为整个荆州的文学从事,并且在很长时间内统管整个刘贤麾下领土百姓的教育工作。 刘贤要在每个郡都建立这样一个铜活字的作坊,用于满足当地的印刷需要,但是很明显不是现在。而在南郡的襄阳,刘贤准备将其打造成为一个类似曲阜一样的学术中心。襄阳有底子,本身学术氛围也好,也靠近目前的政治中心江陵。而且本身的地理位置啥的,都很适合来做一个学术中心。 就好像营造出一个大型的文化集散点一样,带动北方的人来南方求学治学也好、为官经商也罢。只要把人聚过来,哪怕是带动消费都行,也能增加税收。 心中有了大致方向,刘贤也将所想汇聚成纸面材料,交给父亲,形成类似备忘录一样的东西。毕竟交州初定,用钱的地方还很多,暂时不会把这些实施。 就在刘贤在江陵谋划更多的基建配套方面的工作时,蜀中也总算等到了郭嘉的消息。 六月中,庞义向辛毗和李颙传递消息,说严颜未来月内会在江阳郡符节县以东讨贼,所偕人马不过三千。到时候请辛毗和李颙遣一军秘密相击,庞义会出兵截杀严颜残部。 到时候庞义就可以把持巴郡,与两方势力交好。将来若是发生任何变故,庞义可以引巴郡为强援,共图大事。 李颙深以为然,秘密遣人与辛毗刘双接触,欲除严颜后快。郭嘉方面在经过昼夜商谈后,决定以符节以东路途太过遥远为由

《魂回三国》 第100章 两技得展傅巽功 欲除严颜庞义计(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