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7章 剑指应天城 (第1/2页)

日月言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日,朱元璋和高志云在军营巡视,走到一个帐篷时听到有军士抱怨:“天天打仗,天天训练,什么时候才能攻城掠地?什么时候才能消灭元朝的暴政,过上好日子呢?” 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我军训练有素,将来必非郭子兴、孙德崖那些乌合之众可比。汉高祖刘邦仅用五年时间就推翻了秦朝的暴政。朱元帅有勇有谋,知人善任,观之犹胜汉高祖一筹,大有王者之气。假以时日,必定能一统天下。我等只需做好本分,未来高官厚禄不无可能。” 朱元璋和高志云相视一笑,抬脚踏入帐篷。 众人见状,纷纷跪拜。 两人同时注意到一个温文尔雅的书生,高志云问道:“先生学识渊博,见解独到,敢问先生大名?” 书生稍稍作揖,答道:“鄙人李善长。” 高志云心中一震,李善长乃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今日终得相见。 于是快步向前扶起李善长,细细打量一番,接着转头说道:“元帅,此人眼光独到,可堪大用。不如提拔为军师,统领行军粮草及物质?” 李善长满脸惊愕,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文书,做军师简直是十级跳,连忙推辞。 朱元璋对于高志云的识人之能早已见怪不怪,当初推荐的徐达作战勇猛,现已成军中主将。 朱元璋来到李善长面前,拉起他的手,说道:“先生不必推脱,高将军慧眼识珠,本帅亦相信先生有此能力。” 随即颁下军令,擢升李善长为军师,军中听闻此消息,人人震惊。 李善长升为军师后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攻击滁州。 “滁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军兵马不足,需凭此地立稳脚跟。” 朱元璋亦早有此意,于是集结兵力,准备一举攻陷滁州。 “何人愿做先锋?” “元帅,我愿打头阵。” 朱元璋望去,皮肤黝黑,眼神凌厉,原来是手下猛将花云,遂点头应允。 两军刚一交战,花云便率领骑兵冲入阵中,一把银枪如蛟龙入海,身边的元兵纷纷倒下。 花云杀红了眼,手下骑兵更是士气大振,呼喊着向前拼杀。 元军本就士气低落,见到朱元璋的军队如此勇猛,纷纷抛下武器,四散奔逃。 朱元璋率队追击,一举攻占滁州。 朱元璋在滁洲一带名声大震,各路英雄豪杰纷纷来投,冯国用、冯国胜、侄子朱文正、姐夫李贞、外甥李文忠来前来军营效力。 而在朱元璋和高志云的眼中,滁州还是太小了,两人查看了地图,将目标转向了应天城。 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历来都是各大王朝必争之地。 背山面水,虎踞龙盘,地势险要,民生富庶,实乃是根据地的最好选择。 恰逢军队会议时,冯国胜也提出了占领应天的建议,让朱元璋彻底下定了决心。 至正十五年,朱元璋率军攻打应天,但与以往顺风顺水的战役相比,应天的城防竟牢固异常。 接连两次的进攻被击败,死伤无数。 朱元璋不愧为天生的将领,重新整编军队,振奋士气。 至正十六年二月,朱元璋亲自出征,坐镇中军,徐达、冯国胜各率一路人马攻击左右两侧,鏖战十天,终于攻占应天城。 当朱元璋攻占应天的消息传至周围元军守地和其他义军处的时候,众人微微一笑,都没把朱元璋放在眼里。 区区几万军队,等有空了,随手就灭了。 正是因为周围的元军和义军都很强大,没把朱元璋这个小虾米放在心上,这也给朱元璋一定休养生息的机会。 “刘福通、张士诚、徐寿辉和镇江的元军势力都很强,但要想完成大业,必须把他们击败。趁现在他们狗咬狗的机会,需抓紧时间扩充实力,尤其是水军。”高志云建议。 高志云清楚记得朱元璋的水军初期实力太弱,交战时吃了大亏。 不知此时补救能否改变未来的战况。 为了稳住身边的这些恶狗,李善长建议道:“元帅,我军初具规模,暂时需要与周边义军和平共处。建议和他们谈判,共抗元军,彼此间和平共处。” 而张士诚收到朱元璋的书信后,随手扔进火炉内。 此时的张士诚已在高邮称王,国号大周。 张士诚心想:吾已称王,小小放牛娃竟然不来亲子觐见,写封书信就想与我谈判,简直痴心妄想。 随即令弟弟张士德率领一万军队攻打朱元璋。 既然你不想和平共处,那我也就不客气了。朱元璋当即命徐达率军出战。 接下来的日子,两军时有摩擦,互有死伤。 七月,各将领集结军帐之中,朱元璋一身盔甲,手握宝剑,豪言道:“张士诚这狗贼三番四次攻打我方地盘,今日竟派十万大军前来挑战,本帅实不能再忍,必杀之而后快。” “徐达。” “在。” “命你为中军主帅,率领五万迎战来敌。” “遵命。” “常遇春。” “在。” “命你为先锋,率军五千打头阵,务必首战取胜。” “遵命。” 大战终于来了,这是朱元璋面对的第一个真正强大的对手。 高志云置身其中,感慨万千。 高志云站在镇江

《穿越到明朝当国舅的小说》 第7章 剑指应天城(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