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66部分 (第1/4页)

点绛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楚君凡闻言,眉头一皱。他哪里会做什么诗啊?

只是此刻楚皇既已这么说,他又那里能说出一个“不”字来。

“敢为陛下,可有命题?”楚君凡闻道。这本就是一般文会作诗的规矩,若不然,大家都事先准备好一首诗,在此时拿出来,不同作品很难同时比较。

心想最好没有题目,所幸前世读书时记得的诗词还有那么几首,一会随便挑一首应付一下算了。

“如今适逢四月,春日渐浓,汝等可以春天问题,或以春天的景象为题亦可。”楚皇定下了题目。

春天?楚君凡正好想到了一首诗。乃是前世盛唐贺知章的七言绝句,《咏柳》。

楚君凡装作思索一番,然后开口说道:“让小臣顷刻之间即兴作诗倒是有所偏难了,不过小臣昔日在临城之时,目睹早春二月,柳芽新发有感,曾做了一首《咏柳》,请陛下赏鉴!”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楚君凡缓缓的一句一句将此诗背诵而出,一首诗完,立刻成了场间众人的中心。

“好!”

“妙!”

。。。。。。。

场间赞赏的声音不绝于耳,连楚皇也微微颔首。

这首诗其实算不得什么绝世大作,也没有什么深刻涵义,只是巧思而已,生动得描写出了早春二月,柳枝新发,春枝低垂的那种美丽姿态。更让人称绝的是,诗中最后将春风比作剪刀,这是前人所不曾想到的。

东吴的使节闵子建听到这首诗也眼前一亮。

但这首诗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出彩之处,场间的赞叹一半出自礼节,一半出自内心。无论如何这首诗是场间的第一首诗,而且连楚皇都颔首的,谁敢说不好?而且这首诗的确有独到之处。

“今日殿中宾客,无论老幼官爵,众位可以畅所欲言,只要诗做的好,朕都会重重有赏!”楚皇说道。

虽然楚皇是这么说的,但场中一些真正有身份的人,像内阁学士,六部尚书是绝对不会在这时候出来插一腿的,因为今日这种场合,明显是楚皇对年轻人的考究罢了。

楚君凡已经开了好头,当下少不得有不少有心的人出来将自己的诗作奉上。

什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京都。”这是赤裸裸的马屁。

什么“三月三日天气新,京都水边多丽人。”这写得是春游。

种种不一。

即使以楚君凡这种非专业的眼光,也能看出都是一些平凡之作。

倒是有个叫做长孙尘的年轻人做得一首不错的诗,引得场间一些人的称赞。

看起来楚国人作诗的水准也只是一般啊,楚君凡想到。

仔细思考一番,这道理也很好理解。

诗词之类的东西,其实也只是天下间百年之内方才兴起的,并不像前世那样,经历了好几百年的发展,到了唐朝有一个大的巅峰。

说起来,汉武帝“独尊儒术”也只在一百多年前而已,而在之前的夏朝,儒生的地位很是低下。

虽然说先古之前也有诗词,留下些“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之类的句子,但那些与现在的诗词也大有不同之处。

楚皇和皇后稳坐高台,少有言语,听着下面各位才子公子所做的诗词,只是随意的勉励两句罢了。

诗词这东西,真正靠的是才情,不是人想做就能做出来了。

大约十几首诗词过后,便少有人出列现诗。

忽然,东吴使节闵子建出列说道。

“外臣素以为楚国文坛人才辈出,如今仔细瞧来,果然让外臣大吃一惊。”当今三国的局势,明眼人都知道战乱将起,当然说不上是友好和睦之邦,甚至边境之地从来鲜有真正的和平。

所以闵子建的此话,虽然语气很是普通,但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里面暗含对楚国士子的讥讽之意。当下有不少年轻的士子面色胀得通红。

“今日恰逢贵国皇后寿辰,群臣吟诗以贺,外臣一时有感,文思泉涌,也有兴做上几首诗。”

“只是今日这么好的日子,但是作诗而没有赌斗之彩,却是少了点趣味。”

听到这里,大部分人都明白了闵子建意欲何为。

“哦?你想怎么个比法?”楚皇依旧淡淡的说道,仿佛这些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闵子建听到楚皇

《帝祸实力怎么样》 第66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