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06部分 (第1/4页)

管他三七二十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愣了一下,你这货心也太毒了吧,寡人看着那么像杀人狂魔吗?还毒死人家后谎称是暴毙?想的够周到啊,干这一行都干出心得来了,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刚想发作,脑子里转了几个弯又忍下去了,可能是寡人的命令没下清楚,这个属于沟通问题,没必要发火,拍了拍车岗的肩膀笑道:“不用这么绝,把他迁到兰州去,改个名字,还让他管粮仓,对外就宣称他得病死了。”

车岗一脸懵逼,看来是自己领会错领导意图了,这样的是以后一定要注意,因为太危险了,事关身家性命和前程啊,一定要注意,脸上立即浮现出十分惭愧的表情,唯唯诺诺地说道:“臣遵旨,臣一定将这件事办好。”

朱冲车岗微微地点了点头,算是对他这种工作态度的肯定,又用手拍了拍诚惶诚恐的车岗,招呼了一声,便带着他的这位心腹上朝去了。

今日早朝讨论的核心问题是肃国商人们的税率问题,因为朱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要赚大发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明朝初年,老朱是禁止和外族政权通商的,这倒不是他自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地大物博,无所不有在这一点上,老朱这个布衣天子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而是他知道,他推翻的只是一个元朝,蒙古人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有很大的势力,他不想让国内的老百姓知道这一点,否则容易造成人心不稳,给人一种明朝很有可能过几天就被蒙古人的复仇联军给灭掉一样,打击明朝的士气民心,也会使得一些对故元心存怀念的人知道之后大为激动,蠢蠢欲动。

只有将内外的消息隔绝才能更好的宣传自己的英明神武,贬低对方的形象,老朱不是傻子,自然是深谙此道。

第二百一十四章 税率之争

以上是属于安全范畴,除此之外,朱元璋还有经济上的考虑,那就是对外贸易实在是太赚了,古代中国主要从外国进口香料、葡萄酒、象牙、金银器、大马士革钢以及翡翠宝石等奢侈品,对于这些中国没有而又备受欢迎的货物,朱元璋用朝贡的手段垄断起来,将它们都搞到手里后,再做倒爷,加上几倍的价格后,转手卖给本国的商人百姓,大赚特赚。

所以说,那些说明朝初年的朝贡贸易是面子工程、赔本买卖的人可以歇歇了,以朱元璋的智商和抠门的劲头他能干这种事?这哥们的黑吃黑玩的真是溜啊。

而恰恰是这种政策,给朱提供了绝大的便利和发展契机。朱是不反对与外国通商的,因为他是来自后世的青年,知道这个世界很大,除了明朝以外还有很多大国,而他现在也没有做世界老大的野心。

对方强大或者弱小就摆在那里,不会因为你的宣传和掩耳盗铃而改变,与其做鸵鸟,将头埋到土里安慰自己,还不如睁眼看世界,与狼共舞,借这个契机来发展自己的实力。让自己在将来的对战中有足够的称雄资本。

因此,朱将对外通商制定为一向基本国策,这样以来,在这个文明中外的丝绸之路上,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即外国的商队可以进入肃国,但最东只能到达兰州,因为再往东走就不是朱的地盘了,是老朱的直辖地,老朱是不允许他们进去的。而大明腹地的商队也可以进入肃国,因为肃国是大明的属国,肃王是大明洪武皇帝的亲生儿子,双方本来就是一家人,所以不会存在通行的限制,但他们最西只能到达吐鲁番,因为在往西就不是肃国的国土了,理论上也就不是大明的国土了,如果他们跨过了这条线,那就是违反了朱元璋陛下制定的法令,回去之后肯定是要挨收拾的。如此一来,大明的苏州的丝绸商若想将自己手里的丝绸卖给外国人,只能先将货物待到肃国来,然后在肃国开一家店,等着西面来的商队买走;同样,西面阿拉伯的商队若想将香料、宝石卖个大明的达官显贵,也只能先到肃国来,在肃国开一家店,等着明朝的商队将它们买走。

所以,大明肃国这个国土面积狭长的国家,俨然就成了东西两大世界庞大商流的交汇处。岂能不赚钱?

除此之外,由于朱不限制对外通商,肃国的商人们是可以去西边也可以去东边的,因此他们可以借着这个有利的身份,将东西方的货物都弄到自己手里,做国际倒爷,大赚特赚。

商人是什么,商人就是寡人养的猪,一开始瘦小的时候要扶持,等到他们都养的肥头肥脑的时候,再狠狠地宰上一刀,那油水,简直不敢想象啊。哇哈哈!

众位肃国的大臣也要么是有功名的读书人,混了几十年才混到这个高位,要么是从小习武的武将,身经百战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才混到今天,那真是一个比一个精明,

《回到明朝做权臣txt下载》 第106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