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1部分 (第1/4页)

花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什么原因?”

“《神曲》分成三个部分:《天堂篇》、《地狱篇》、《炼狱篇》。”

“什么?天堂?地狱?那是什么东西?”米迦勒有点奇怪。【注:那个时候还没有天堂和地狱的概念。人死了以后,是埋没在大地里的,《圣经》中比较早的篇目都没有地狱的说法,地狱的描述是《新约》部分才变得完善起来的,《旧约》几个比较早的篇章,如《约伯记》、《创世记》,人死了以后的归宿就是大地。著名的名言,来自神对人的咒诅的一句话就是“人既来于尘土,必将归于尘土。”《圣经》写作背景复杂,而且写作时间跨度非常大,比较早的几卷先知书里,都没有类似地狱这种说法,常常见到的描述死亡的话是“他日子满足,气息断绝而死”、“与他列祖同睡”(睡就是说埋在地下长眠了,而不是升到天堂上之类,当时的人认为人死就是到地里去了,也就是回归尘土了)、“回到他列祖的身边去”。但是这就产生一个问题,有的恶人生前活的非常好,享尽荣华富贵,而一些恪守规矩的善人一辈子活的痛苦不堪,但是却和这些恶人一样,全部都会死,而且都是回归大地,那我为什么要做善人?这个命题在天堂、地狱的二元对立的概念出现之前,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命题,也就是为什么人要做善事,因为字数太多,我不便在正文展开,详见作者有话要说。】

“天堂就是这里,地狱是神用来惩罚罪人的地方,在地底下,那里极其恐怖,充满了罪恶。”

“怎么会有那种地方?未来会出现吗?”米迦勒问道。

“我不知道。或许。”

“忘了你不知道未来的事情了。”米迦勒叹气。

“虽然恐怖,但是却意外有趣,我几乎一口气把《地狱篇》和《炼狱篇》读完了。但是《天堂篇》,相比其他两本,薄薄一小册,我却看了许久,因为觉得好无趣。”路西法微微太息说,“我不知但丁未来是否真的游历过天国,不过大体正如他所说。”

“你这话什么意思?”

“米迦勒,因为一切完美,就无话可说。”

“一切完美?无话可说?”

路西法的眼神忽然间变得无比忧伤:“我羡慕你,因为,有爱情真好。气呼呼地跑过来跟我抱怨也好,思念爱人彻夜难眠也好,我给你写的话,是我一直想要得到的东西。”

“你要是喜欢,也可以找一个嘛,天使里爱慕你的不在少数。”

路西法朝他微微一笑,再不说话。

作者有话要说: 首先声明,作为小说,我依然会最后写到地狱,只是说明一点,地狱出现的时间是在很后面,基本等于人类开始在脑海中构建地狱的时间,所以米迦勒在本章中不知道地狱是什么。关于天堂、地狱的话题,在这里继续深入探讨。正文注释已经说明,如果善人、恶人同样的归宿是大地,那么行善作恶就完全没有限制。所以这也是后来人们建构天堂、地狱的目的和初衷,创造一个死后世界,让恶人到死后世界受到惩罚。《圣经》因为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而是许许多多以色列先知、君主以及后来的耶稣门徒写得篇章汇编而成,之间的思想,前后的章节都往往有矛盾,包括一章之内都有矛盾。现代解经学发现,《创世记》本身是由三个本子汇合整编而成的,前后矛盾是有很多的,但这些矛盾的存在并不是没有意义的。举例来说,《创世记》在写大洪水的时候,第一次神要挪亚全世界万物带一公一母进方舟,结果下一节变成七公七母。诸如此类,仔细阅读就会发现。这种矛盾的存在,从神学角度上说,是一种信念的测试和对耶和华的一种经学描摹。这个问题我们下一章再说,本章要说的是,天堂、地狱这个体系最后建立(主要是地狱,因为天国本来就有的,地狱是专门为恶人设计的归宿),对整个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但从纯理论角度(不带有宗教观点来看,信教者一般不能接受这类观点),地狱系统是一种对《圣经》的庸俗化。《圣经》名篇《约伯记》讨论的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为什么会因为义而受苦”,那时候还没有地狱理论,约伯本来是个“完全正直的人”,家里富裕,他乐善好施,尊敬耶和华。耶和华却让撒旦(那个年代,撒旦是负责测试人类对耶和华忠诚的天使的称呼,和地狱、罪恶没有关系)夺走他的一切,让他的妻儿死去,让他的财产被夺走,让他失去一切,浑身疾病,罹患疮症,穷困潦倒。约伯苦痛不堪,他的三个朋友在这里出现,对约伯如今的经历,开始提出见解,各抒己见,认为约伯是犯了什么什么罪,什么什么罪,要求约伯悔罪,好像是今天某些

《荆棘之冠和智慧之剑还有什么》 第11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