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33章 我想开青楼 (第1/2页)

日月言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众人一愣,当明白过什么意思之后,纷纷笑起来,马皇后和众嫔妃都捂住嘴咯咯地笑着。 “你呀,总有惊人之语,也不知从哪里学来的。”朱元璋也调侃起来。 紧接着,朱元璋对太子朱标说道:“朕已任命云国公为太子太傅,日后你要多和云国公学习。云国公不但战场上骁勇善战、有勇有谋,对天象、建筑、菜品、算术亦十分精通。另外,佛学的造诣也在绝大多数佛学大师之上。” “皇上,谬赞了,微臣之时略懂一二。” “不用谦虚,朕可都知道。” “皇上,这是家宴,我就不客气了,我想请你答应我一个请求。”既是家宴,高志云也不拘束,大胆向朱元璋讨一个奖赏。 “朕答应你,是何事?” 朱元璋满口答应。 “我想开青楼。” “什么?”朱元璋刚进口的酒一下子就喷了出来,马皇后赶紧上来,轻轻拍着朱元璋的背。 “你说什么?” 朱元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想开青楼。” 高志云重重地重复了一遍。 “你是说真的?” 朱元璋还是不敢相信。 “当然是真的。” 高志云说得斩钉截铁,开青楼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又不是逗你玩。 这一下,后殿里的嫔妃和皇子们彻底懵B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有的妃子下巴都快吓掉地上了。 尼玛,什么情况,向皇上申请开青楼? 放眼整个历史,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尴尬弥漫了整个后殿。 “胡闹。” 朱元璋反应过来。 “不是胡闹,我是认真的。” 高志云一脸认真,不是装的那种认真。 “你是不是喝多了,你堂堂一品国公,竟然要开青楼,传出去让人笑话死。” 朱元璋急了,一品国公开青楼,将来必成笑柄。 这时,高志云不急不忙地解释道:“皇上莫急,我想开的青楼和传统的青楼有所区别,我国历史悠久,优秀的明君不在少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皆被世人所传送。每个朝代都有繁荣的阶段和特有的文化,无奈朝代更迭,战乱无数,许多典籍、乐谱、舞蹈均已失传,亦或流落民间。而这些都是历朝历代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朱元璋点点头,内心十分同意高志云的说法。 高志云继续说道:“自皇上濠州起义,至今已有二十余年。期间大小战役无数,历经千辛万苦才有此局面。大明初立,皇上减少赋税,农民可以吃饱穿暖,此乃不世之功绩。然想要大明之基业连绵延长,诗词歌赋、乐谱舞蹈、着书立说等皆为重中之重,只有将这些文化深深刻在人们的心中,那大明就可屹立不倒,而皇上也可流芳千古,与秦皇汉武相提并论。” 高志云的一番话深深触动了朱元璋。 大明初立,朱元璋的重心放在减轻赋税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上。 而高志云却想到了更远处,如何发展文化,如何繁荣文化,如何让这些文化深深刻在每个人的心中,如何让大明绵延百年甚至千年。 “唐诗宋词令人口口传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惊起蛙声一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写景也好,抒情也好,都让世人惊叹其才华,惊叹那个朝代的文化。” “而舞蹈乐谱也是如此。唐玄宗所做之《霓裳羽衣舞》至今被封为经典,服饰华丽,场面恢弘大气;还有胡旋舞、剑舞、燕乐、软舞等技艺精湛之舞蹈,同样令人心驰神往。而宋朝同样对舞蹈十分重视,虽不如唐代舞蹈华丽、张扬奔放,但古朴、内敛、优雅,表演形式多样,令人眼花缭乱。” “乐谱、琴谱更是被人视为经典,《蝶恋花》《长相思》,实乃历史瑰宝。而相当一部分在战争中遗失、损坏或者销毁,就以大都为例,臣率军攻陷大都之际,无数珍宝被北元朝廷带走,带不走的直接破坏,无数典籍更是被烧毁。臣看到此等景象实在痛心。” “臣今日之所请的青楼,实乃想建一座供人观赏歌舞的表演场所,同时搜索遗落在民间之歌舞,梳理编排,让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歌舞再现于皇上和世人面前。” 高志云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理由和想法。 殿上的众人纷纷张大了嘴巴,一脸不可置信,朱元璋也不例外。 我去,云国公是元帅,是将军啊,大小几十战,无一败绩。 我再去,云国公懂天象啊,鄱阳湖一战,借来东风,打败陈友谅六十万大军。 我再再去,云国公所开鹿鸣居乃应天城第一酒楼,天天爆满,所做之薯条更是供不应求。 我还去,云国公常年征战沙场,对唐诗宋词烂熟于心。 我还要去,云国公看过这些舞蹈吗,没看过竟然对唐朝和宋朝的舞蹈特点如此了解。 我还要TMD去,云国公所建之青楼,不是风花雪月之场所,而是再现往日之辉煌。 这是什么格局,什么超前的意识! 高志云咳嗽了

《国公做了三百年 日月言明》 第33章 我想开青楼(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