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9部分 (第1/4页)

笑傲网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住回头望去。

跃入眼帘的是一前一后两辆马车,从马车的布置和车夫的动作来看,应当是在车行租来的。看着马车朝自己急驰过来,白袍青年拉了一下缰绳,把自己的马让到一边。那两驾马车却在他身边停了下来,前面的马车内有人掀开厚厚的车帘,温声问道:〃小哥,你可知道白水潭学院还有多远吗?〃此人四十来岁的样子,穿着绿色长袍,很是平易亲切。

。▲虹桥▲书吧▲

第63节:第四章 学术与政治(2)

白袍青年朗声笑道:〃这位先生请了,在下也是第一次去白水潭。〃

〃哦?如此天寒地冻,何不下马上车,一同前往?〃中年人温言相邀。

〃多谢先生美意,不过在下习惯了这种天气。〃白袍青年抱拳谢道。

〃如此白水潭学院再见。小哥,请了。〃

〃先生恕罪,在下先行一步。〃白袍青年挥鞭驱马,踏雪而去。

两炷香的功夫,就可以看到前面有几座果林茂密的土丘,因下着大雪,琼枝玉树,颇见清雅。于林丘之间,依稀可以看到一个其碧如玉的水潭,虽是严冬,亦未结冰,可见水潭之深,大片大片的雪花落于潭水之上,稍触及化。就在果林与水潭之间,有几条碎石小路蜿蜓而入,不知道通向什么所在。举目眺望,在林木之后,可以看到一层层建筑的屋顶。

〃多半到了吧。〃白袍青年暗自忖道,〃真是世外桃源呀。〃为了表示尊敬之意,他翻身下了马,牵着马缓缓而行,一路欣赏沿途的景致。绕过几座丘林之后,读书的声音隐约传来,他侧耳听去,却是〃……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那是《论语》里的句子,只是这声音稚嫩,却让人颇为不解。

循声而往,白水潭的全景渐渐跃入眼帘。声音是从一排红色砖房中传出,此时走得近了,听得越发清楚,这明明是十二三岁的稚童读书的声音。白袍青年心里纳闷:莫非我走错地方了?

小心的牵着马走了过去,却见红色砖房前立着一块石碑,上书:〃白水潭学院附属小学校〃①几个大字,这才恍然大悟。从这排砖房顺着白水潭边转过一个弯,便看到第一道横门,横门之上,是当今熙宁皇帝亲笔手书:〃白水潭学院〃,瞻仰了一会儿,才去看左右立柱上的对联,右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左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却是石越所作、苏轼的书法。

白袍青年默读良久,自言自语地叹道:〃好一个事事关心!〃牵着马顺着水泥小路继续前进,这条路的两旁都种了竹子,慢慢离开白水潭,渐行渐远,往更深处去了。那竹林之下,不多远就有一个石椅,显是给学子们平时小憩所用。有时可以看到分出一两条小路通往林中,路之尽头,依约是一些亭子。

他也不能一一观赏,只顺着水泥碎石小道一路前行,走不多久,终于人渐渐多了起来,不少学子在雪中漫步,有些三五成群的在一起吟诗唱和,有些人则在屋檐下倚栏唱着小曲儿,也有人坐在教室里埋头苦读……凡是老师走过时,学生们都会自觉的让到一边,躬身问好。

见他牵着马进来,便有几个打杂的人过来,帮他把马牵到马厩,问道:〃这位公子,是来求学还是访友?〃

白袍青年笑道:〃自然是求学。〃

〃那就不太巧了,学院每年九月份,方招收新的学员。此时来的,可以随班就读,学院虽然只收很少的学费,但也不发书本,不提供住宿。若是求学,只能住到附近村民家了。〃有人笑着说道,一面又热情地介绍道:〃不过公子不用担心,书本西边的白老二书店就有得买,和东京城价格一样,住宿若是能找到一处村民家,一个月只要三百五十文,很便宜的。如果想清静一点,住东头的白氏客栈和北头的群英客栈,一个月也只要三贯钱,比东京城便宜多了。像我们这里的马厩,草料钱只要东京城的一成。〃

白袍青年几时见过这样的学院,店铺和学院浑然一体,虽然觉得挺方便,不过也是听得目瞪口呆。

原来白水潭学院的学生一天比一天多,教室和管理倒还好办,但是学生住宿与生活问题,就很难解决了。石越不想把这些学生拒之门外,就和白水潭的族长们商议,想出了这么个办法,让白水潭的村民到学院里开书店、客栈、酒楼、成衣店、洗衣店、车马行、马厩等等服务设施。白水潭学院几个月来已经猛增到两千多学生,因为凡是游学京师的学子,无不知道白水潭这里生活成本低,而且学术气氛好,便是原本不想来

《新宋十字全3册》 第19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