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我是说假如 (第1/3页)
啵啵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于是朱元璋未作深究,转而将目光投向他寄予厚望的户部尚书。
“曾泰,你的观点是什么?”
曾泰稍作停顿,从容不迫地回应:
“回陛下,微臣以为,应当整饬兵马,来年挥师北上。但在大军出击的同时,若能替边关百姓伸张正义,化解他们心中的积怨,则更为长久安定之策。”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点点头,而后视线转向一侧,那位始终低头默不作声的人。
“开济,你对此有何看法?”
开济抬起脸庞,短短数日竟消瘦不少,双颊高高凸起,犹如一副行尸走肉的模样。虽然他曾遭朱元璋罢黜,但由于刑部官员稀缺,且刑部事务专业性强,开济仍以较低的官阶代理刑部尚书的职责。
这亦是洪武年间朝廷的一大特色。
朱元璋治下赏罚分明,导致洪武年间的官员常常供不应求,假如没有窦澈这类人物,恐怕未来几年,洪武朝的获罪官员将以重枷在衙门审案,甚至可能出现犯人身上的枷锁比当官的还要重的奇特景象。
在听见朱元璋的询问后,开济毫无表情地拱手,嗓音沙哑低沉。
“微臣以为,朝廷多次明令禁止边民出关,但总有胆敢违反者。”
“虽然驸马所述,他们交易的不过是些许布匹、少许盐巴,但律法即是律法,只论轻重,不论有无。”
“因此,微臣认为,必须严惩以儆效尤,方能让上下警醒,引以为戒。”
“倘若姑息放纵,一人违法,他人效仿,久而久之,边境将陷入混乱。将来我军北伐,难保那些所谓的叛民不会暗通敌情。”
相较于先前主张以德感化的人,作为刑部尚书的开济,甫一发言便强调严刑峻法,而这正符合他的身份定位。
刑部本就是一个讲求严格执法的地方,而开济素来也不是宽宏大度之人。经历此前的贬谪后,他在断案时愈发严厉,以致此刻发言,便招致群臣的激烈驳斥。
“开济!你身为尚书,怎可不知以德行政的道理?”
“我是刑部尚书,一切皆按朝廷律法行事,我只是依法判案,何错之有?倒是你曾大人,口口声声说德政,届时大军北伐,若因这些庶民的私利而遭到暗算,你能承担得起这份责任吗?”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百姓之所以冒险交换物品,实在是因为饱受蒙元侵扰,这是无奈之举!”
“无奈就可以无视国法,为抢夺自己粮食的人提供物资支援?这不是重罪是什么?”
“开济!我们身为朝廷重臣,理应竭力保障百姓不受蒙元侵害,而非不加安抚反而施以重罚!”
“不施以重罚不足以遏制这股歪风!”
“开济,你身为朝廷重臣,内心可尚存仁慈之心?”
“若我没有仁慈之心,早就提议全面封锁了……”
曾泰和开济两人言语不合,立刻争执起来,而这已是近一年来朝廷上的常态。
对此,朱元璋并未插言,只是静观两人各自陈词,面色如常,心中却轻轻叹息。
这两位朝廷重臣,虽同为六部尚书,尽管理念各异,但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他们都天真地认为,只要北伐大军出动,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然而只有朱元璋心里明白,草原上的部落无法完全铲除,大军前往时他们便会远遁,大军撤离后又重新回归。长途跋涉的征战只会白白消耗国力,终究治标不治本。
如果不是为了彻底摧毁元廷的残余势力,朱元璋绝不会轻易同意出兵。
想到这里,朱元璋摇摇头,不再关注两人的争论,转而示意身边的宦官。
宦官领会其意,转身离去,不久便捧着一叠红色的贺帖走来,正是今日元日各位朝臣的贺礼单。
朱元璋独自翻阅着这些礼单,一面低声安排赏赐事宜,一面继续处理政务。
其他大臣对此早已习以为常,自中书省被废除以来,朱元璋肩上的担子骤然加重何止十倍。
平日里,他时常同时处理两三件政务,实属常态。
就像现在,趁六部尚书商讨之际,朱元璋抓紧时间审阅朝臣们的贺礼单,权衡相应的赏赐。
“嘿嘿,天德竟然还献上一棵珊瑚树,这东西还是当初我赐给他的。”
“就这样吧,赐魏国公府珍珠十斛,之前真香国进贡的象牙摆件也赐两座。”
“信国公府……鼎臣这些年实在太过操劳,赐海外珍稀药材两贴,
《大明:开局我救了皇后小说》 第55章 我是说假如(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