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9章 杨修的改观 (第1/2页)

清河小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杨修也曾主政一方,对于治理地方他还是有些心得的,也深知其多、其杂、其难。

而在参观过后,他便也从互市对于卫生特别是如厕的管理这一方面,看到了他们在治理上的用心。别以为厕所问题只是个小问题,要知道,在另一个世界,至今还有人在不断呼吁要进行“厕所革命”了。而实际状况是:在一些国家,时至今日,厕所问题也依然还是一个没能解决的老大难题。厕所看起来似乎是小事情,却关乎着大民生,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甚至于被上升到国家层面,受到历届领导层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而与此同时,与厕所问题可以说相生相似的另一个难题,便是垃圾处理问题。对于乱扔垃圾的行为,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许多时候都是被严令禁止的,有时候甚至处罚的力度还极重。在《韩非子·内储说上》便曾记载到:“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也就是说,在商朝的时候,在道路上乱扔垃圾,严重到居然要受到断手的处罚。而孔子却认为这个是合理且必须的,他说:“此为知治之道也。”

杨修在看到互市中,沿着大道两边每隔几百步便整齐摆放的垃圾桶时,对于他们在这方面的重视及投入,深感赞赏。要看一个地方的治理成效,最终还是要看其落在实处及细处的工作的。在街边大量放置垃圾桶并配备人员进行管理、巡查。这个看起来倒是不难,但更重要的其实是日常的维护和持续性。而在沿着互市中央大街一路看过去后,杨修自然能够从中看出,互市在这项工作上做得是很到位的。整条中央大街接近十里,其卫生情况哪怕不说完美,却也找不到任何明显的死角。杨修努力的想要找点破绽的,然而直到走完了整条中央大街,都没有任何的“收获”,这委实是令人惊叹的成就。杨修也算见多识广了,然而,与他曾经去过、生活过的任何地方相比,哪怕是京城的天街大道,如果只比干净整洁的话,只怕也要略逊黑龙互市一筹的。也难怪那些人会感叹:来过互市之后,就都不想回家了。

如果是别的官员来访的话,或许会对于互市监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和物力,来处理厕所和环境卫生问题不以为然,但杨修却不会这么看。北上之前,他对于在北方设立互市市场,是持怀疑态度的。年轻的时候,他便曾经来北方游学过。依他的所见所闻,北方不仅长期处于战争的威胁中;也长期处于严寒气候之中,不利粮食种植;虽然有不少矿产资源,但受运输条件所限,不具开发价值;最后是,那里生活品质不佳,人口一直上不去,而没有人,便也没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基于这些原因,当初在朝堂探讨成立互市时,哪怕与张家有交情,杨修也没有选择赞成,虽然也没有反对,但那也只是他本着不得罪人的态度而行的,这只是他的为官之道而已。但立场上,他是不认同这一战略的。

可是,来到互市的第二天,杨修就已经在悄悄的改变自己的想法了。互市想要可持续的发展,首先且必要的条件便是:吸引尽可能多的人及异族来此做生意。只有大家都愿意来这里了,互市才有发展的可能。只是,怎么吸引他们呢?光是利益导向,恐怕还是不够的。毕竟也不是没有其它的地方,例如去黑龙城,也可以挣上这份钱的,为什么非要来互市?除非,互市还有其它吸引人的地方。而通过这次参观,杨修赫然发现,互市监或者说张恪还真的找到了如何吸引他们来此的办法。那就是着力将互市打造成为一个宜居的城市。而通过考察,杨修也不得不承认,他们还真的做到了。之前尚未来此之时,杨修也曾经思考过,若是由他来主持运作互市的话,他打算怎么做,才能让其良性发展。想来想去,不外乎就是:放宽限制、减免税收、加强打击走私等等等等。然而,张恪却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用了一种更简单直接,也更直观有效的方式,让互市这个全新的地方,一揭开面纱,便惊艳了世人,让见过她的人,无不为其所吸引和倾倒。不说其他人了,即便是杨修自己,在短短的半天时间后,他便也已然改变了之前的想法:这个互市的未来,大有可为啊!

见到杨修频频点头,张远大为高兴。事实再一次证明了,小族长的高瞻远瞩、先见之明。其实,之前他也不是很明白,小族长让其狠抓环境卫生的问题,究竟是何用意的?不过,张远对于小族长一向是盲目信任的,总之不明白没关系,遵照着办理就得了。而如今,只看杨侍郎那惊讶赞叹的样子,便知道他们的路子走对了。毕竟这位杨侍郎不光位高权重,能力出众,眼光更是独到,若是连他也认可互市的工作成果的话,那便说明他们确实是走对了路子。其实,倒也不用看他的脸色的,但凡在

《小族长全文免费阅读》 第29章 杨修的改观(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