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14章 年 (第1/2页)

小姜阿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无论是谁离开谁,日子还得照样过。 忙忙碌碌的,又过去两个秋冬,时间来到了1984年。 1983年,发生了很多关于生产生活的大事: 1月1日,全国范围对机器机械和农业机具两个行业以及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三种产品试行增值税。 2月12日,中央电视台以现场直播的形式举办首届春节联欢晚会。 4月11日,中国第一辆桑塔纳轿车在上海组装成功。 5月27日,华国首批博士诞生。 …… 12月18日,华国改革开放5周年。 1984年1月1日,国家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延长土地承包期到15年以上,帮助农民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江琬在报纸上看到这个通知,她知道,她的愿望很快就能实现了。 自从毕业后,她经常各地跑,参加不同的项目组,基本已经把东北常种经济农作物的知识都学到手了。 “昱江,昱江,你快看今天的报纸,咱们可以承包土地啦,哈哈。” 两个孩子被妈妈传染,也往爸爸身边凑。 郑昱江接过报纸,看到上面的通知内容,也为媳妇开心。 他是一路看着媳妇走到今天的,知道她为了追随岳父岳母的脚步,怎么努力学习种植知识的,任凭风吹日晒,一句苦都没有说过。 他一直知道媳妇的梦想,也一直为媳妇的梦想默默支持。 “这个通知太好了,媳妇,咱们可以回村里承包土地了,你的愿望马上就能实现了。” “嗯嗯,就是咱们家里那边是不是太远了点儿,两个孩子马上就能上小学了,也不能只把他们两个就在城里。” 两个孩子听到爸妈要把他们留下,也不管是因为啥,就开始扭了起来,抱着爸爸妈妈的腿不松手。 “爸爸,妈妈,不留下,我们不留下,要一起走。” “爸爸,妈妈一起走。” “哎呦,你们两个小捣蛋哦,不走,不走,爸妈哪儿也不去,就在家里。” 看到两个小家伙吓得够呛,江琬只能耐心的哄着孩子,其他的事情晚上再说。 夜里,孩子们都回屋睡了,夫妻两个终于能安静说话了。 “昱江,白天孩子的话让我想了很多,虽然我也想回老家去承包土地,但这个有些不现实,孩子们要在城里上学,也不能长期和咱们分开,我看还是在春城附近找找看,哪里能承包大片的土地,最好是能承包一些山地还有耕地,实在不行,自己开荒也成。” 郑昱江把媳妇搂在怀里,一只手摸索着媳妇的后背。 “嗯,行,正好这两天放假,我也去帮你打听打听,趁着通知刚下来,咱们早点儿去转转,早承包要放心。老家那边确实有些远,自己开车过去还得将近三个小时呢。 不行,明天我得给大伯打个电话,把这个事情和他们说一声,大伯家这两年也攒下来一些钱,放手里也是放着还不如多包些地种着,也不少挣钱。” “嗯呢,到时候你再找关系整两台拖拉机回去,以后种地就轻松了。” “是啊,现在厂子里生产的这些农机机械你还不说,能给咱们省不少事儿,就是稍微有些贵,不过还能买得起。” “贵点怕啥,能用好些年呢。” “嗯呢,平分下来,一年也花不了几百块钱,主要是省事儿啊,有了机械,你想种500亩地还是1000亩地,不是轻松的事儿。” “嗯呢,那可靠你了。我这几天也打听打听,看看要承包地的话,一亩地得多少钱,再规划下包多少地合适。” “那你的工作咋办?” “正常上呗,我的工作本来也需要往外跑,再说了,包那么多的地,你还想自己种啊?不得雇人。” “嗯嗯,是我想差了,得雇人,靠咱们两个,也就种个三五十亩,还不够塞牙缝的。要干就往大了干,包他个上千亩那才有干劲儿,反正咱家的钱也够,多包点准没错。” “嗯呢,明天咱们就分头打听,你给大伯他们打电话也让他多打听一下,多知道点儿消息错不了。” “好,快睡吧,明天我就去安排。” 要说这个时候,关注国家大事的人不少,这个通知一出来,有想法的人都行动了起来。 郑昱江和江琬两个更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关系,只要能探听到有效的消息,他们都会跑一趟。 好在结果很令他们满意。 最后通过多方努力,夫妻两个在春城远郊,距离市里骑车一个多小时的地方,承包到了1000亩耕地加山地。 平均每亩地承包价格15元,总共承包了15年,家里的存款一下子就花出去了一半多。 又花了两三万块钱买了拖拉机等一系列农耕用具,前期得准备才终于完成。 老家那边,大伯也听从了他们建议,家里也承包了100亩地,不过都是耕地,没有山地。 这里面,大哥二哥的小生意也做的很红火,大伯家两三万块钱还是拿的出来的。 准备好一切,眼看着已经三月末了,马上要开始春耕了,江琬开始发愁雇人的事情。 这雇人可是有讲

《七零年代娇娇女知青被糙汉逮住了》 第214章 年(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