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47章 高桥马鞍和马镫(二) (第1/3页)

沉醉星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马鞍和马镫是全套马具中继马嚼和缰绳之后最重要的发明,当然也是最重要的发明。

在没有鞍镫的时代,人们需要骑跨于裸马的背上,仅靠抓住缰绳或马鬃并用腿夹紧马腹使自己在马匹飞驰的时候不致摔落。

若是闲情无事之时,这并没有什么影响,但若是战争之时,这就是非常危险和非常致命的存在!

首先是长时间骑马,由于身体紧张,导致骑手容易疲劳,同时在奔跑的马背上也难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战中,骑手更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刀剑和长矛,劈砍或刺杀落空、双方兵刃的撞击等都随时会令骑手从马上滑下。

而一旦从马背上掉下,那将是极其危险的存在,即使不被敌人所杀,也可能被乱军踩死!

因此骑兵若要形成强大的战斗力,骑术的训练极为重要!

而草原游牧民族在这方面却是具有天生的优势,他们毕竟自小就在马背上生存,已经把马当成生命的一部分!

而对手中原来说,没有这种优势,就必须靠后天的刻苦训练成型,因此的训练难度极大,规模难以成型,战斗力也不及后世。

即使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中原开始重视骑兵的作用,但是由于马匹和训练上难以跟得上,很难形成大规模的骑兵队伍。

比如在今日发掘的始皇陵兵马俑中,骑兵数量相对很少,且被布置在远离主阵的侧面角落里,这说明在秦代以前,骑兵的作用只是侦察、侧翼包抄、骚扰遮断、偷袭和追击,并不能成为作战主力,更不用提独立承担整个战役了。

直至汉初都一直如此,这也导致了中原民族面对草原游牧民族的劣势很大,从秦不惜耗费巨资,劳民伤财无数修建万里长城,导致天下烽火四起,二世而亡;汉高祖有白登之围,汉朝差点是就这样夭折了,后来不得不通过不断和亲来祈求边境的安宁!

第一个革新是高桥马鞍的出现,马鞍两端从平坦转为高翘,限制了骑手身体的前后滑动趋势,提供了纵向的稳定性。第二个则是马镫的使用,它通过固定双脚提供横向稳定性,同时在马鞍的协助下将人和马结为一个整体,使骑兵利用马匹的速度进行正面冲击成为可能。

高桥马鞍和马镫何时被发明,到现在依旧是争论不休,无从定论!

有人说是汉朝。

因为汉代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其初步奠定了中国后世2000年的大致疆域,从此使“天下一统”的观念深入汉民族的内心深处,第一次使中国作为一个稳固强大的帝国登上世界历史的一级竞争舞台。

汉朝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强有力的军事力量,这一力量的最重要来源就是它能征善战的骑兵部队。汉武帝时期,之所以在对匈奴战役上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也正是因为骑兵已经不落后于匈奴,卫青、霍去病才能封狼居胥,取得河西、漠北等大规模决战的胜利!

有史记载,汉武帝时期,骑兵数量大量增加,骑兵在总兵力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大,相反步兵则下降到“踵军”即跟随在后助战的地位,骑兵明显已经取代步兵而成为战斗主力,致于只由骑兵独立参加的战役更是屡见不鲜。同时长驱奔袭数百里乃至一两千里进行会战也时有发生,除了汉武帝招募了大量的良家子自幼刻苦训练骑术,马具上应该也有了大量的进步!

但是遗憾的是,不仅在文字上没有任何发现木马鞍和马镫的记录,从考古遗迹上也没有任何相关的发现,始终没有在考古中发现西汉马鞍和两汉马镫的实物和雕塑、绘画等方面的证据,因此传统观点是这样认为的:“西汉时,马鞍、马镫仍未出现,多少影响了骑兵的战斗力”至于晋朝这个存在感很低的时期,更是无法考证了!

而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马鞍”并非指其广义上所含概的所有用于隔开人体和马背的物体,而是指其狭义,即两端上翘的“高桥马鞍”。这种简易的马鞍是很早就有了!考证东汉末年中国已经出现单边马镫了,仅及小腿一半高,且骑者的脚也未踏于其中,所以被认为是马镫的雏形,即用于上马的器具,并不是用来协助作战,而是为了骑手上马方便。用来作战的双边马镫最早的考古发现是在北魏时期的壁画之中,离现在还有100多年呢!

马玉实际上也证明了这判断,他的白义由于长的高大,马倌特意给他打造了一个马镫,为了他上马方面,至于这个时期的马鞍同样是非常简单,就是几层皮革垫在马背之上!

马玉自然是油然而生想到了这两个发明创造,

《大金电子采购平台》 第47章 高桥马鞍和马镫(二)(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