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34部分 (第1/4页)

世纪史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分钟后,孩子们一队队由校车阿姨带下车,提着书包踏上学校正门的大理石台阶。休息室里的高谈阔论渐渐散去,窗边几个聊兴正酣的匆匆啜上两口咖啡各就各位,老师助教都走了,只剩下一大排来不及冲净的马克杯横七竖八地摆在水池中间。

卿卿还窝在沙发角落,手里抱着《小黑鱼》,望了眼窗外,拍拍脸颊低头继续。

有人从卿卿身边走过,年纪十八九岁的外国大男孩,手里拿着足球,伸手拽了拽她垂在肩上的长辫子,成功让她从书里抬起头,微微笑了笑。

那个笑容不深,两个小梨涡没露出来就消失了。

“快点名了,还不去班里?!”男孩指指墙上的钟,手上转着足球。

“今天糯米当班!” 卿卿整理过被揪散的发梢,把波西米亚裙褶拍拍平整,正了正胸前的玻璃珠,又抱起《小黑鱼》。

她的一天,总是这样从一本故事书开始。

又过了十分钟,休息室彻底安静下去,外面的楼道多了喧闹,此起彼伏都是家长和小朋友的声音。卿卿双手交叠在封页上,满足的呼出口气,夹好书签,不觉笑了。

跪在沙发上垫着下巴晒太阳,休息室的玻璃上隐约印着卿卿的侧影。她不是那种特别出色的让人过目不忘的女孩,除了一身长裙和两条粗黑的长麻花辫,暖融融的笑容和一对梨涡最让人印象深刻。圆圆的鹅蛋脸,亮晶晶的大眼睛,可爱中带着勃勃朝气。因为专业扎实,面容讨喜,师范毕业后没太费力气就申请到了国际学校的老师职位,工作到第三年,她还不到二十四岁,已经开始带幼儿园中班,手下还有个助教“糯米球”。

国际学校不同于中国学校,她这样的小老师也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不照搬死板教条,卿卿游刃有余的游弋在“洋人”组成的海洋里,俨然成了一条名符其实的“小黑鱼”。并不起眼,又不会被遗忘。

“qiqi,中午有蛋糕义卖!”门口不知谁喊了一嗓子,她回头时,已经看不见人影了,又趴会窗台,拨弄下花盆里的一株小苗。

最初,大家是叫她“穆老师”或“穆卿卿”的,熟悉了,叫qingqing,奈何外国人的中文发音不标准,以讹传讹就成了qiqi,如今班里的孩子都习惯了叫她Miss77。久了,她自己也忘了要叫qingqing,反正在家里,上到爷爷奶奶下到张妈小哥,也都一律叫她七七。她是独生女,又是同辈排行最小,上面还有六个哥哥。

哒哒两声,又一壶新咖啡煮好了。卿卿回头看了眼时间,发现休息室里还有个熟悉的身影,就跳下沙发走过去打招呼。

“第一节没课啊?”

“没课,来这判作业。”嘉兰放下笔,把腿上的作业本摆在一旁。卿卿随便拿起一本看,密密麻麻写满了中国字和水笔批改过的痕迹,一片鲁迅小说研究,赶紧又把本子放了回去。

“怎么还不去班里?”嘉兰问。

“锻炼裘诺啊,让她自己应付一下,一周一次。”卿卿喝了口咖啡,坐在嘉兰身边,抓起她胸前的项链颠了颠。

“你听见他们刚刚说的了吗?” 嘉兰压低声,贴过去问,“萧恩和音乐老师真的假的?他不是一直对你”

一听这个,卿卿无奈叹口气,放开项链抱起绘本书站起来:“不说这个,他的事我不知道,跟我没关系,都过去多半年了,而且那时候”

说不下去,就停在“那时候”上面。

嘉兰是过来人,没再往下问。

“算了,随便大家说吧,反正我们什么也没有,就是普通同事。”背上扎染的挎包,卿卿从嘉兰面前拿了块饼干咬在嘴里,恢复了笑意,“不想了不想了,我去点名,糯米要忙不过来,拜!”

“拜拜!”

离开绯闻中心,穿过休息室前的走廊,卿卿才收起那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脑子里回想起从休息室里听来的话,再一次庆幸自己当初当机立断拒绝了萧恩。萧恩并不是不好,但卿卿坚信,如同糯米所说,不是每个中国女人都适合找个外国男人,她自己就不适合。有文化冲突,对感情理解不同,语言交流有障碍,深层的就更谈不上。在学校工作三年,看多了一对对分分合合的异国恋,卿卿对恋爱的态度特别务实谨慎,至于未来的规划,她不敢想得太远,可能是个本本分分的中国男人,恋爱结婚,然后就踏实过小日子。也可能走廊迎面过来同事,卿卿加快脚步,甩开萧恩的绯闻,挂上招牌笑容,上前打了个招呼。

萧恩留给她的,除了热情如火的追求和三番五次

《七七八八抖音号》 第34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