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60章 化骨 (第1/3页)

流玉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随豫回了梁侯府, 下人们几乎都歇下了, 只留了个守夜的仆从候在了他的寝房外。

李随豫认得这个人,正是御赐的几个之一, 来了府上后行事十分谨慎, 办差也牢靠, 并未让裴东临找出一点差错。

“让厨房做点东西送来我屋里。”李随豫一路进了房间, 目光并未在他身上停留。

“这时候厨子怕是已经睡了,小人这就去把人叫醒,不知侯爷想吃点什么?今日厨房还留了粥, 就寝前喝上一点暖胃。”那人守礼得很, 停步在门外问道, 并不进去。

李随豫在屋里点了灯, 很快一道剪影印在了窗户上。

“粥就不必了,梁州来了批文书, 我需看上一会儿,听说京里的师傅惯会做汤包, 你且让他蒸上一笼来。”

“回侯爷,府上刚巧没有现成的汤包, 厨子倒是会做,只是要从和面剁肉泥开始,没小半个时辰怕是做不出。侯爷要是饿,不如先给您端些点心垫垫饥?”

窗户上的人影动了动,看动作是抖开了文书在细看,至于李随豫, 却没有再开口的意思。那仆从琢磨着兴许李随豫并不是那么饿,只好悄声退开去后院找厨子了。

房间里头,李随豫并未坐在书桌前,而是立在屏风后换了身夜行衣,窗户上的那个人影不过是他架在烛台前的一张皮影罢了。府里他是立过规矩的,任何下人都不得随意进他的房间,这些耳目时常会趁着他不在府中时,偷偷溜进来查看,可只要这张皮影在,他们还没有这样的胆子。

一身夜行衣的李随豫戴上面具自府中跃出,迅速到了襄王府的院外。

赵清商走了一趟大理寺,带回的是谢琰匆匆画就的一张襄王府地图,标注着关押千寻的一处小院。图是赵清商亲眼看着谢琰画的,可谢琰为什么会答应画出这张图,却不得而知。而那图上还有一行字迹潦草的留言,说是谢琰希望赵清商救出千寻后,能让她再去见他一面,当面交还那枚羊脂玉佩。

就像赵清商说的,不该急在这一晚。谢琰的话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他给的地图也极有可能是赵溶的诱捕圈套,未免陷入不必要的麻烦,实在应该派出眼线率先查探虚实后再行潜入。可李随豫还是来了,几乎一刻都等不了。

李随豫很清楚,襄王府上最近住了多少江湖高手。赵溶要谋事,手底下不仅要有得力的帮手,还要时刻提防着对家上门来行刺。这些被他找来的高手,都在璇玑阁榜上有名,他有意避开了江湖名门与大派的弟子,专寻那些能够为财『色』权贵卖命的,只要赵溶肯花钱,这些人就会绝对效忠他。

李随豫趁着夜幕绕过了两间院子,并未惊动任何一人,这也是他为何敢独自一人夜闯襄王府的原因。其实千寻一直不知道,为何涵渊谷的轻功在武林中已是数一数二,李随豫却能与她不相上下。

关押千寻的小院距离赵溶居住的地方不算远,李随豫途径赵溶住处时格外谨慎了些,却发现赵溶今晚并不在府上,寝居外的看守竟比别处还要松懈许多。

终于,他找到了地图上标记的地方。

如果没记错,这一处应当是襄王府上某位妾室的居所,因这两年颇为得宠,府上的管家伺候得也甚是尽心,单单是庭中所植芝兰那都是十分稀罕的品种,更别说旁的物什了。可赵溶怎么会将一个要犯关押在宠妾的院子里?

既然是宠妾,外人自然要避嫌,因此除了院子前守着的两个护卫外,那些璇玑阁榜上的高手都不在附近。李随豫很容易就避开了守卫,潜入了院中。

夜深人静,院中之人皆已熟睡。李随豫查了院中每一个房间,都没有千寻的踪影。他立在屋脊之上思索起来,到底是谢琰标错了位置,还是有别的什么地方被他遗漏了。

屋脊之下的院落,主屋三间房相通,东间睡着那宠妾,留了一个守夜的婢女在中堂,耳房共四间,其中两间住了人,每间挤着两个人,另两间却空着堆了些杂物,其中有一间的门上还上了锁。

李随豫飞掠而下,仔细看了看那锁,似乎是精钢制成的,表面蛀了些瘢痕,倒像是油污沾上去的,锁孔里留着些许磨出来的划痕,说明这锁经常用。如果只是平常堆放杂物的库房,未必就需要上锁,即便上锁也不需要用到精钢这般坚硬的,寻常铁锁就足够了。到底房间里头藏着什么东西,需要这样防备着?

李随豫试着推了推窗户,但几乎都被从里头锁死了。他忽想到要是千寻在就好了,这样的门锁兴许她一下就能给撬开。

窗户和门都进不去,他再次回到房顶

《断龙山乡》 第260章 化骨(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