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部分 (第1/4页)

别克陆上公务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刺梨花开又一年》作者:朱杨(完结)

☆、有关刺梨的传说

刺梨是云贵高原及攀西高原特有的野生资源,以贵州为主产,云南次之;四川西部凉山地区也有分布,另外,重庆的潼南县桂林镇也有很长的繁殖历史,自今仍广泛分布山区中,被当地人称为“刺李子”。

贵州的毕节、六盘水是刺梨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省会贵阳的周边分布亦广。可以说,刺梨在贵州作为药食两用品种已有很久的历史。人们把它作为水果来吃,或者用于泡酒已成为习惯。到了每年的8—9月产新季节,大街小巷都能看见有刺梨干果和鲜果出售,并且有厂家把它视为“炎黄圣果”进行开发,生产成饮料进入超市。相传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十万大军七擒孟获的故事是我国男女老少皆知,故事中,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征服了孟获,保障了蜀国的安全,也倾倒了每一个听故事的人,但是,其中有一段故事却为人民鲜知,一直在民间流传着:

当时孟获起兵造反在云贵边界新仪、安顺一带,那里是亚热带气候,经常是瘴气弥漫,瘟疫流行。且说诸葛大军浩浩荡荡到达安顺,正逢当地雨季,大军捡高地扎寨,埋锅做饭。并派人四处打探军情。正欲点兵,突然,中军来报。大营内许多军士不知怎么回事,腹痛恶心,病倒许多。诸葛亮闻报大惊。这十万大军是国家安全的命根子,不能有任何闪失啊!假如平不了孟获,边境将永远没有宁日了。他命令随军医师前往治疗。谁知,军士服药后一点起色都没有。反到更加沉重,这如何是好呢?诸葛亮愁绪交加,也病倒了。

在这危难之时,突然有人前来求见诸葛亮,说有良策告知!诸葛亮急忙招来大营。此人乃汉人,人称“醉葫芦”先族为刘邦军士,后因为作战受伤被当地土人收留治疗,后来就留在了此地。他很仰慕诸葛亮,又听说刘备是刘邦的后裔。现在有难,急忙前来献策!

他问请了诸葛亮及其众军士的病情,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一个葫芦,拔开塞子,喝了一口,这时,一股奇香冲进大家的鼻孔。醉葫芦把葫芦递到军士手中,让其献给诸葛,诸葛只喝了一口,便觉的心旷神怡,诸病全无,大喜,当即让帐下军官试之,军官当场也好了许多。诸葛亮问刺梨醉葫芦,我乃十万大军,生病者已经占了三成,如何处置。只见醉葫芦笑曰。我有良策。请派人跟我来!

不一会,众军士用马匹带回十几个大坛子,全部是幽香无比的好酒,凡生病者每人一杯,众军士喝下此酒,病体痊愈,并且功力大增。三军无不欢欣鼓舞。以为逢上仙人搭救。士气大震,为夺取关隘,七擒孟获打下了基础。

事后,诸葛亮问醉葫芦这酒为什么有如此神力,醉葫芦说:云贵边界新仪、安顺一带的瘴气弥漫和瘟疫,唯一治疗的办法就是用云果(刺梨),只见醉葫芦指着高山悬崖上的一丛小树,看,云果,众人一看,果然,云层环绕高山悬崖,隐约看到一排小树,有红点片片。啊!云果!诸葛亮急忙让随军医师记下,并让军士采集样品,使其成为军中圣品。

☆、刺梨简介

刺梨为蔷薇科植物,又名茨梨,是黔中大地的天然野果,是滋补健身的营养珍果。属野生小灌木,四至五月开粉红、红或深红色的花,夏花秋实,八至九月果实成熟。果实为黄色,果肉脆,成熟后芳香扑鼻,富含维生素C,被称为“维C之王”。

刺梨的药用价值很高,其花、叶果、籽都可入药,有健胃、消食、滋补、止泻的功效。果实是加工保健品的上等原料,成熟的刺梨肉质肥厚,味酸甜,果实富含糖、维生素、胡萝卜素,可加工果汁、果酱、果酒、果脯、糖果等,刺梨也是一种很好的观赏花卉和绿篱植物。

在良田沃土中,是看不到茨藜扎根的身影的。只有漫步在山野路旁、泥梗小道,小小的茨藜丛才会映入眼帘。不管旱与涝,茨藜总是很谦卑,如迎若让。

春末夏初,乡村的田野到处都可观赏到美丽的刺梨花。刺梨多分布在路边、溪河、水塘两边或田坎、坡脚、山谷等荒野处。细细观察,刺梨花朵朵向阳、朵朵鲜红、朵朵沐浴着阳光雨露。刺梨把根扎在山野,不与桃李争沃土,不与杏桂斗芬芳,默默地生长,默默地为世人奉献自己的一切,从不张扬。

夏天,那绽开舒展的粉红花瓣,远远看去,似点似团,如火如霞,显示出勃勃生机和火一般的热情。金黄色的花蕊和淡淡的飘香,引来很多可爱的小金虫觅食其间。到了秋天,带刺的茨藜果挂满了枝头。小小的茨藜果虽刺手却惹人喜爱,它没有葡萄的晶莹透亮,也没有水蜜桃

《刺梨花开介绍》 第1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