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打倒一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才是真正的成功。
古往今来,杰出的军事家不胜枚举,然可谓之“战略家”者,凤毛麟角。诸葛孔明“未出茅庐,已定三分天下”;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最简陋的作战室里却指挥了世界空前的人民解放战争。孙子曰:“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在我们人类社会中,任何群体,都是由各个部分组织而成的。部分之间常常是互相联系的,特别在同一集体中,或者所从属的更大系统中,联系往往尤其突出与紧密。这就要求领导者考虑、处理任何问题都应该注意上下、左右、前后各种因素的互动性,见木更见林,而不能孤立化、片面化,忽视、遗漏其他因素。
领导者看待、处理问题要从全局着眼,以大局为重,统筹兼顾,把一切重大问题统一起来考虑,把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衔接起来看待,把握纵横经纬,层次方位。一个不能很好地掌握全局的领导者,将无法积极有效地贯彻决策, 组织内外的各种要素会处在散乱的状态中,从而造成混乱,使得整个组织陷于无政府状态,组织目标的推进和实现也将成为空谈。为此,领导者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上。
首先要以整体眼光,培养战略思维。这里说的是领导者的宏观决策能力。领导者应该是战略家。在一定时期内,凡带有考虑顾及所有方面和所有阶段的问题,都是关乎战略的问题。领导者居于全局的统帅地位,因而要求他们具有战略头脑,即具有广阔的视野和统筹全局的能力,善于掌握和驾驭全局的发展规律,能够顾及到整体的各个过程。
众所周知,二战时期,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事件,而鲜有人知当时在日本采取行动的前几天,美国情报局已经截获、破译来自东京的密电:预定12月7日拂晓进攻珍珠港。这一极其重要的情报,被美国总统罗斯福阅后束之高阁。他没有采取任何防患措施。其实,罗斯福另有打算。
第二节 战略思维决定全局的胜利(2)
日本袭击珍珠港前美国一直保持中立,并未介入战争。这种看似安全的中立却危机四伏。
当时已连任三届总统的罗斯福觉察到其中隐藏的杀机。他知道德、日、意是想要征服法、英、俄等国家后,再来对付美国……这对于美国来说将会是巨大的灾难,那时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罗斯福知道,美国只有尽早加入战争,与英、法、俄等国结成同盟,才能打赢这场战争。但是,当时的美国民众则没有看到这一点,他们迫使罗斯福在竞选总统的演讲中做出保证决不派遣他们的孩子出国作战。
罗斯福一直在寻找参战的契机。他想从希特勒这个战争狂人身上下手,而希特勒似乎看出了罗斯福的企图,于是果断地做出决定,竭尽全力防止把美国卷入战争。
而认为“只有同美国开战,才无愧于国家的实力和光荣”的东条英机,倒是跃跃欲试,他给罗斯福带来了希望。事实证明破译的密电是真实可靠的,日本在罗斯福的装聋作哑下,偷袭珍珠港获得全胜。
事已至此,美国民众看到了自己的愚昧、可笑,他们纷纷要求加入战争,保家卫国,于是罗斯福得到美国民众的支持,美国正式宣告参战。罗斯福为了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为了美国国家长远利益,忍痛舍弃了珍珠港。与此相反,东条英机得到了珍珠港,却把绞索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这就告诉我们,那些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盯着局部胜利、目光短浅而胸无大局的人,最终将满盘皆输。善弈者谋局,不善弈者谋子,这就需要谋划、具有战略思想。领导者考虑处理问题,要谋局、谋势,只有不拘泥于一事一时的得失,善于从全局上筹划,以全局得失为最高标准,重在谋局不重谋子,重在谋势不重谋事,才能取得最终胜利。领导者其实就是棋手。他能不能把棋下赢,主要取决于掌握棋盘的整个局势,使棋子协调、配合,精确估算整个局势的变化发展。一子、一步的得失固然重要,但是赢得一子、一步不是最后胜利,反而为了最后赢棋有时甚至需要舍出一两子,舍卒保车。领导者下每一步棋都要看清楚全局的形势,观察棋盘全局,如果埋头于局部事物,把精力集中在一两件具体工作上,则只能下出俗棋、错棋,损失就大了。领导者要成为战略家,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按照事物连续性、因果性的联系,根据事物的过去和现状,预见它明天的发展规律,这就必须比一般人站得更高一些,“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其次,要有谋略,把握重点、协调全局,学会“弹钢琴”。这里说的是领导者的组织指挥能力。可以进行
《控制自己才能掌控别人》 第3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