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那个不为人知的仙境 (第1/2页)
陶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汉唐文化社的“我在十里桃林等你”视频,引发了第一波热度。
紧接着,在林湘的策划和指导下,葛晓静在本地的新闻媒体上,开始了第二波宣传推广。
首先,得感谢村长林卫民前期工作做的好。
他连续几天泡在镇领导的办公室里,终于求动对方,带着他跑了一趟市融媒体中心。原来市融媒体中心主任跟他是老朋友,交情很好。
软磨硬泡了半天,林卫民贡献了一盒好茶叶,对方终于同意,在东江市晚报上给青桐山桃花坳登一个小豆腐块,并让各个新媒体账号给发一篇文章。
文章自然要林卫民的人来写,他们只负责发。
其实这些新媒体号的编辑本来也要找新闻写文章,有人给提供素材和文章,他们也乐得轻松,点点手指头的事嘛。
而非常幸运的是,就在葛晓静准备写文章的当日,虞美人开花了!
红、橙、黄、白……五彩斑斓的花朵,密密匝匝地铺在山坡上,千朵万朵在风中摇曳,自带高光感的绿草低低环绕,层次感十足,更衬托出虞美人的妖娆明艳。
无论是站在坡底的山道,往上仰望,还是站在坡顶,往下眺望,都会被这鲜艳夺目的大型花海所惊艳。
就像是宫崎骏的漫画。
又像是现实版的莫奈花园。
太美了!
美到让人失语!
葛晓静一口气给林湘发送了十几张照片,每张都美得惊心动魄。
隔着手机屏幕,她都能感受到这片花海的震撼。
原本只打算写桃花坳,多了虞美人花海的素材,葛晓静的一篇文章简直堪称妙笔生花,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巨大的吸引力。
“那个不为人知的仙境——青桐山花海”。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林湘在看了葛晓静写的文章之后,给改的。
文章字数不多,基本只是描述了青桐山的地理位置、风景特点,配了大量的虞美人花海、十里桃林的图片。
融媒体中心收到这篇文章之后,先引起了内部的轰动。
“咱们市居然有这么漂亮的风景?”
“青桐山桃花坳,我前段时间去过,桃花林是真的漂亮,而且特别香,能熏醉你那种;但那会儿好像只有路边开了点花,没见到这么大的一片花海啊。”
编辑甚至怀疑文章的真实性,还打电话给葛晓静反复确认。
最后,大家按捺不住,干脆打了申请,五六个编辑和记者打着实地采风的名义,组团来青桐山玩了一天。
葛晓静和马玉柱接待了她们,逛了虞美人花海,又逛了十里桃林。
现在的十里桃林是真正的十里桃林了,不像之前还得四舍五入。
姑娘们狂拍照片,连美颜滤镜都不用开,光是真实的自然风景就够美够梦幻了。
中午就在山上,马小航给她们做了一顿烧烤。
早前种树的时候,黄家辉请来给林湘他们做烧烤的那对夫妻,现在也不在镇里摆摊了,每天都跑青桐山来做生意,已经跟马玉柱签了合同,长期驻扎。
对着这样明丽的山色风光,美美地吃了小烧烤,姑娘们又到溪谷里玩了一小时水。
桐溪虽然不出名,但溪水清澈,溪边都是形状各异的大岩石,被溪水冲刷的圆润光滑,溪里还有一些小鱼小虾,颇有野趣。
融媒体中心的姑娘们玩了一天,兴尽而归,第二天就发动了各个关系好的单位、学校,用他们的新媒体号也转发了葛晓静的文章。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后面几天,青桐山的游客量暴涨,翻了一倍多。
好在现在除了马玉柱公司里的兄弟们,林卫民也雇了好些个村民,作为青桐山旅游管理公司的临时员工,人手还算够。
仰赖于融媒体中心的大力支持,跟旅行社的洽谈也传来了好消息。
本地的几家旅行社,愿意跟青桐山就清明小长假进行一次短期合作,采用的是门票打折和阶梯式的现金奖励,可以期待最终效果。
宣传攻势进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时,青桐山的基建也逐渐完工了。
景区入口就在山道处,以木结构为主,带有浙省古民居特点的人字尖顶棚,覆盖黑瓦,两边是延伸向山坡和溪谷的高大木栅栏,靠近山坡一侧的栅栏前面,是一方大石头,东江石雕匠人在上面雕刻了两行字。
第一行的字稍微小一点,“那个不为人知的仙境”。
第二行的字大而居中
《我靠修复系统发家致富》 第32章、那个不为人知的仙境(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