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35部分 (第1/4页)

随便看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架战斗机和283架轰炸机组成,它们在飞往大汉帝国空军各个机场的途中,就被大汉帝国的防空预警系统的雷达发现。很快苏军飞行员就绝望地发现,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大汉帝国空军的密密麻麻的战机把他们包围了。

恼怒异常的方云给空军总司令陈瑞天空军元帅下了命令,要求他要全力歼灭入侵的苏军飞机,夺取制空权。空军元帅不敢怠慢,立即命令战区附近的第一航空联队、第二航空联队的近1300多架战斗机展开反击。大汉帝国的战斗机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优于苏联的La式战斗机,在随后的决定性空战中,苏军远东地区空军的主力被彻底击溃了:仅在第一天的空战中,苏联空军就损失了500多架战斗机和轰炸机。

负责指挥战斗的第3集团军司令刘韶华陆军上将脸色严峻,他调兵遣将,命令他的坦克师和装甲师赶赴额尔古纳河战区,力争抢在苏军之前将额尔古纳河东岸的各个要点控制在手里。北部军区薛毅将军的第12军、第33军也赶往海拉尔——新巴尔虎一线。

坐镇奥洛维亚的朱可夫也是焦急万分,战斗的初期阶段是顺利的,苏军顺利地突破了大汉帝国军队的防守,向大汉帝国境内推进了约15——30公里,但是大汉帝国军队舍生忘死的抵抗让他的部队进展开始缓慢起来,当中午时分,苏军推进到额尔古纳河西岸的时候,遭遇到了顽强的反击,在苏军正面,大汉帝国最少有6个师的兵力,稳定了额尔古纳河西岸防线。如果不能快速有效第突破额尔古纳河大汉帝国军队的防线,对苏军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下午一点,朱可夫在额尔古纳河北端和南端各投入了7个满员师,这样在额尔古纳河西岸,苏军有23个师压在大汉帝国6个师的身上。

大汉帝国军队和苏军展开惨烈的拉锯战,在七卡附近,大汉帝国第156师和苏军第26集团军的两个师展开了反复争夺,七卡几经易手,但是大汉人仍然牢牢抓住这个要地不放。

苏军的士兵踏着大汉人和自己人的尸体大步向前冲,高喊着口号,直至自己的生命耗尽。大汉帝国士兵伤亡惨重,众寡悬殊,他们在付出巨大牺牲后,开始慢慢收缩阵地。有30——40公里宽的防御阵地被苏军冲垮,出现缺口。

朱可夫的快速坦克兵团立即从缺口涌了进去,并在下午三点四十分强渡额尔古纳河成功,并在河东岸建立起了一个桥头堡。到了傍晚,朱可夫守住并加固了桥头堡的防御。

到了次日凌晨,苏军扩大了在额尔古纳河的突破口。

第八卷 第七章

天刚朦朦亮,昨晚的硝烟还没有散去,苏军又开始了进攻准备。

一阵凄厉的炮弹撕破空气的啸音响起,张大牛中尉本能地趴在了壕沟上。一会儿,一阵炮弹铺天盖地地打了过来,把他所在的阵地都淹没了,爆炸产生的气浪把他的眼角、耳朵都震出了血丝,掀起的坚硬地冻土,砸在他身上隐隐作痛。

张大牛是在对日作战时期,在四平攻坚战时,从皇协军俘虏中临阵加入大汉帝国军队的。当时他是跟着已经在日本战场上牺牲的钟彪上尉一道,为解放四平做出了贡献,就成了一名合格的大汉帝国士兵。

苏军发起攻击后,张大牛所在国防军第156师,负责七卡镇的正面防御,是一个主力步兵师。七卡镇是额尔古纳河西岸的一个战略要地,掐住通往渡口的道路。双方在这里争夺的非常激烈,阵地来回易手了5次,最后,苏军投入了预备部队,才把损失惨重的第156师压缩到了七卡镇的东北面,控制了道路。

第156师各部在反复的拉锯战中,损失非常惨重,有点团营打得只剩下几十个人,全师包括伤员在内剩下不到一千人。师长李水生少将等高级将领在指挥战斗中已经牺牲,目前全师军衔最高的指挥官是一个少校。可以说,第156师已被击散了。

苏军指挥员对留在身边的这根硬刺,是不敢掉以轻心的。在大部队快速通过七卡镇涌向渡口的时候,还是留下了一个加强团约三千多人的部队,对第156师的残部进行围剿。毕竟苏军在七卡镇拉锯战中,伤亡了近两万,损失了四十多辆坦克。这还是在绝对优势的兵力下,这让担任主攻的第26集团军司令契尔波夫中将非常恼怒。

过了约半个小时,苏军的炮击停止了。约有一个营的苏军在七八辆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向依托在七卡镇东北面一个村庄进行防御的第156师残部发起攻击。

“呸!”张大牛吐出了一口黑黑的口水,浑身动了几下,把身上的泥土抖掉。身上的

《裂日灼心最后结局什么意思》 第13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