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78章 英魂归处,霍去病与皋兰山的哀悼与誓言 (第1/2页)

面包小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除此之外,霍将军安排此阅兵,尚有另一深意。

即用胜利之果,慰藉那些在皋兰山下英勇捐躯之五千英灵。

阅兵刚一结束,大军便即启程,重返三个多月前之战场。

霍将军欲于此地,举行一场庄重之祭祀仪式,以告慰亡灵。

皋兰山依旧巍峨耸立,虽距上次战役仅三个多月,然此地已然焕然一新。

曾被铁蹄践踏之草地,如今已重新焕发生机,甚至比春日更为繁茂。

在河西走廊之长风中,此处已呈现出一种古战场之荒凉与萧索。

然若细观之,则可在遍地青草中发现半残缺之马尸,其肉体虽已腐烂,然皮毛与骨架依旧清晰可见。

森森白骨从毛皮中支露而出,加之随处可见之断箭、残刀、损坏之弓弩与皮甲,以及成群之兀鹰在空中盘旋。

这一切皆在提醒着世人,那场惨烈之战役确实才刚刚过去不久。

而那五千英勇捐躯之汉军将士,其墓葬区便设于皋兰山对面之矮山阳坡上,面向东南而葬,因东南正是长安之方向。

霍将军伫立此地,忽觉自身仿佛亦化为一亡灵,情不自禁地向东南方向望去。

然长安又岂能望见?不知不觉间,他心中涌起一股酸楚之情,泪水已盈满眼眶。

凡经历过沙场之人皆知,战死沙场固然悲壮可歌,然能够马革裹尸、归葬故里却实属奢望。

实际情况往往是,除非身居要职或声名显赫之辈,否则寻常士兵之遗体很难得以运回故乡安葬。

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之战场上,那些草草挖掘之墓穴便成了战死士兵之最终归宿。

而且往往是多人合葬一穴,墓穴通常挖得极为浅薄。

盖因战场上缺乏合适之挖掘工具,士兵们往往只能用断刀来挖掘泥土,根本谈不上方便与效率。

匆匆掩埋之后,有时或许会插上一块写有名字之木牌作为标记,有时却连一块牌子都难以寻觅。

然今日霍将军以盛大之阅兵与庄重之祭祀告慰亡灵,实乃英明之举。

让那些为国捐躯之勇士得以安息,亦让世人铭记他们之英勇与牺牲。

此举不仅彰显了霍将军之仁爱之心与民族大义,更为后世树立了一面不朽之旗帜。

在这片被战火洗礼的土地上,战士们找到了他们最后的归宿。

尽管胜利的号角已经吹响,但对于那些长眠于此的英灵来说。

最大的慰藉莫过于他们的同胞们能够守护这片土地,让他们得以安息,并将他们的灵魂引渡回遥远的故土。

自古以来,士兵们并不携带繁琐的“尺籍伍符”,而是随身佩戴着一枚小巧的木牌,这木牌上刻有他们的名字和家乡,用以在战场上辨认身份。

这木牌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亡魂归乡的信物。

据传,死者的魂魄需依附于自己的遗物才能返回故乡,而战死沙场的士兵,这木牌便是他们唯一的寄托。

在班师回朝的队伍中,一面特殊的旗子,招魂幡,显得格外醒目。

在庄重的招魂仪式中,死者的名字和籍贯被逐一宣读,他们的木牌被逐一放入招魂幡下的箱中。

这些木牌的主人,虽然身躯永远留在了异乡,但他们的战友们希望他们的灵魂能够附着在这些木牌上,在招魂幡的引领下,找到归途。

河西第二战的胜利,为战死者带来了尊严的安葬和庄重的招魂仪式。

与之相比,三个月前的战事则显得有些草率,这让霍去病心中难以释怀。

百日后的祭奠之日,汉军再次来到皋兰山下,举行了一场更为正式和庄重的祭供仪式。

祭奠过后,霍去病并未急于上马,而是步行于墓葬之间,眼中含泪,默读着那些熟悉或陌生的名讳。

韩强紧随其后,心中亦是五味杂陈,每当看到熟悉的名讳,便不禁哽咽,呼唤着战友的灵魂一同归乡。

当他们行至墓葬的东北角,却发现这片墓葬遭到了翻动和破坏。

韩强震惊之余,怒火中烧,怀疑是匈奴人所为。

霍去病同样怒不可遏,命令将当地留守的匈奴长老带来询问。

长老告知,破坏墓葬的人已在战斗中被杀。

霍去病严厉警告长老,若再有汉军墓葬受损,必将严惩不贷。

长老惊恐万分,连连应诺。

处理完此事,霍去病在即将上马离去之际,再次回望这片

《霍去病战术的优缺点》 第78章 英魂归处,霍去病与皋兰山的哀悼与誓言(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