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 (第1/4页)
精灵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目前为止点赞比较多的是一个普通用户的评论——“这篇小说看得我真是揪心,反正玻璃心看到一半的时候就觉得很压抑。不过,我一直感觉,按照一般小说的套路来讲,这个结局最后应该是主角重新变回人,然后发生了一些改变,然后让人明白了,变虫只是让他明白一些道理的道理……但这结局……真的猜不透啊!”
这篇评论被点赞和转发什么的都比较多,显然就是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
的确,许多小说对于这样的大变故,通常都是一种固定的套路——主角曾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之后他突然发生了巨大的变故,等这个变故解决之后,他重新恢复,但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这种三段式的套路,可以说屡试不爽。
只是,这个小说一直没有按照这个套路来发展,所以才会有很多人对这样的一条微薄评论有共鸣。
不过在这条评论下面,很快就有人回复——
“但我觉得,恰好是因为这个结局,才让整篇小说变得特别深刻啊!李阔就是在描述一个人变成甲虫之后的整个过程,还有其他所有人的各种不同的想象。这就是撕裂了所有正常的事物,把一个人放在极端环境下再去考验所有人的人性和彼此之间的感情,所以我觉得结尾是这样,反而让小说更加真实可信——对,这也是这篇小说最让人觉得有感触的地方,明明就是一个荒诞的故事背景,但是为什么里面所有事情都那么真实可信?感觉真的会发生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这样的评论再次引发了其他人不同派别之间的辩论和相互冲撞,一时之间,《变形记》的网络评论也是越来越变得火热起来,在微薄上也朝着热门话题的方向攀登。(未完待续。)
第四六五章 备受推崇的杰作!
“一篇从头到尾都特别黑暗的小说,这也是我近几年来比较喜欢的小说,李阔的这些小说都还是有些黑暗,包括最开始的《药》,然后的《阿q正传》,再都有些绝望,但与《变形记》并不一样。不过这些小说有个共同点,都是把人和人之间那些越来越淡漠甚至于病态的关系给揭露出来。但我个人相对来说还是《变形记》给我的压抑绝望感更深。感觉《药》和《阿q正传》这两篇小说从总体来讲,四平八稳,要更好一些,但《变形记》直入最深入,让人唏嘘……”
“李阔最近的小说都特别有感染力,要不大悲,要不大喜,或者穿插,《许三观卖血记》就是从悲到喜的过程。而现在的《变形记》,我想李阔用外国名字和外国口吻,以及外国背景甚至还是一百年前的外国背景,应该是为了避免小说太过于真实让人不适……”
“用最黄疸的故事来展示最残忍的真实,很难想象李阔到底是怎样做到的这一切,不过《变形记》的确让我看到了一种新小说类型的诞生。”
……评论在微薄上越来越多,而且参与讨论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篇小说开始传开了。
比起其他的小说来讲,《变形记》的故事是相对来说比较吸引人的。
这篇小说最开始先声夺人,创造了主角变成大甲虫的环境与背景,纯粹从情节来讲,大家会比较关心接下来主角的变化,期待着他重新变成人,然后就会被主角面临的复杂条件给吸引,一直坚持往下看,到最后的结局……
这样的故事结构,自然也引来了更多人的观看与讨论。
然而这篇小说很快就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而且不再局限于这样的大众,而包括了许多文学理论的研究者和一些著名的文坛巨匠。
他们都发现了这篇小说里隐藏着的那些东西,也发现了这篇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以及为什么吸引人的原因。
“《变形记》是我最近几年来甚至是几十年来看到过的最不可思议的小说,我觉得这实在是太离奇了……李阔以一种十分独特的艺术笔调,用象征、细节描写等手法对‘人变成甲虫事件’进行艺术再造,使作品呈现出荒诞、不可思议的基调。
《变形记》中主人公的遭遇,其实是在那个物质极其丰裕、人情却淡薄如纱的时代里处于底层的小人物命运的象征。小说以主人公变为甲虫这一荒诞故事,把世人唯利是图、对金钱顶礼膜拜、对真情人性不屑一顾,最终被社会挤压变形的现实反映得淋漓尽致……这是一个可怕的时代,然而我们就生活在这个时代!”——《文学评论》主编贾乐。
《文学评论》这本期刊在中国文坛上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贾乐也是一个相当有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所以
《重生之文豪巨星制霸好莱坞》 第190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