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打死也不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些外样大名在关原之战中受到重创,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战后只要他们肯潜下心来休养生息,便可以再度强大。
为了遏制住大名,尤其是外样大名的发展,德川幕府频频用改易、转封等手段削减他们的俸禄,比如曾和丰臣家一起对抗德川家的毛利家,在关原大战前享有的113万石年禄被德川家康锐减为36万石。同是大名,外样大名想尽办法也未能进入幕府,他们对幕府的不满和仇恨并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消退。
同样被幕府钳制住、对幕府心存不满的又何止是外样大名,一些大名曾试图借助地理位置的便利,通过发展对外贸易壮大起来,可这希望之火燃起没多久,就被德川幕府的锁国令浇灭了。《武家诸法度》的颁布,幕府对大名义务的强调,则加剧了这种危险的不满情绪。时代总要向前发展,不管幕府是否愿意,太平之世,封国们的经济出人意料地飞速发展着,大名们的军事力量强大起来,逐渐超出了幕府的控制范围。原本就对幕府没有好感的他们绝不会放弃颠覆德川幕府的野心。
德川家康也隐约感觉到这种不祥,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这个在沙场和政界呼风唤雨的老人对德川幕府的未来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在病重之时,他试探性地对探望自己的大名说道,天下本就应当由大家轮流掌管,如果他的儿子治理无方,大家推翻他,取代他也是顺应天道之举,理所当然。然而,大名们都参透了家康的心思,果然,此后不久家康就要求亲近之人,在自己的墓上塑一座向西而立的神像,用神的力量震慑住西方各国。至于东面封国,由于是自己亲信们的封国,则不用过多担心。
为了稳固国内政治,日本也曾将国门紧闭,如同中国一样,一度是西方人最难敲开的市场,但在丰臣秀吉时代甚至德川家康统治前期,日本的国门都非常友好地向外国商船敞开。
丰臣秀吉曾支持日本和中国、葡萄牙的外贸,并从中赚取了巨大财富,德川家康也注意到对外贸易的好处,还曾主动写信给中国、暹罗、柬埔寨等国,希望可以友好地开展贸易。但这却并没有维系太长时间。外国商船带来的不只有财富,还有基督教。起初,家康考虑到外贸带来的丰厚利益,允许了基督教在日本传播。但于征战中成长起来的他,对任何可能凝聚成强大力量的事物都格外警惕,偏偏基督教在登陆日本领土后不久就受到了人们的强烈欢迎,截至1605年,日本的基督教教徒就有70多万,其中包括不少没有正当职业的武士,一旦这些人被丰臣家拉拢,家康的霸业便难以成就。
因此1613年在日本活动的传教士便被一一驱逐了,单纯进行贸易的西方商人还可以继续活动,其中的一些人甚至担任了德川家康的外交顾问,日本领土上也逐渐出现了外国人开设的商馆。
政权到手了,统治却不稳定,德川家康死后,渴望加固统治的幕府更视基督教为眼中钉,他们不止禁了基督教,还将信教之人投入监狱。另一方面,商业的繁荣也威胁到日本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领主们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一直以来都不为幕府信任的西方诸国又都靠着对外贸易强大起来。曾经为秀吉和家康视作财富之源的外贸,已毫无疑问地成为颠覆幕府权力的危险。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朝廷、幕府、武士、百姓(4)
在这种情况下,幕府也毫不犹豫地颁布了锁国政策,先是将驻留在日本重要城市的外国商船迁至偏远地带,迫使他们自动撤离。然后对那些必须通过对外采购才可获得的必备之物进行严格的限制。后来,竟颁布严酷的法律,那些胆敢到海外航行、居住的日本人很有可能被判处死刑。一度和日本关系甚厚的葡萄牙商人也丧失了不少自由,只可与日本人有商业上的往来。
在1637年爆发的岛原之乱中,幕府们发现在揭竿而起的农民中竟也有不少基督教教徒。虽然岛原之乱被镇压下去,但幕府对基督教的厌恶再次爆发,干脆将大门完全关上,连葡萄牙人也驱逐出境,只留下长崎一地,处理些不得不为的对外事务。
幕府在日本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德川幕府更是在史书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实际上幕府原指军幕,《史记》中有云:“古者出征为将帅,军还则罢,理无常处,以幕帘为府署,故曰幕府。”在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只要是英雄豪杰,不论出身高低,职业贵贱,都可成为幕府的一员。在德川幕府初期,家康的亲信臣子,手下大将是幕府成员,财力雄厚的大商人,见多识广的外商,知识渊博的僧侣学者,甚至敢于冒险,头脑精明的暴发户也被幕府
《日本武士道的起源》 第4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