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指环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写得好的都是赝品,写得差的就是我的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老了,手指不灵活,写的自然没有他们年轻人好了。”
如今,很多书法名家当得知自己的作品被人临摹成赝品出卖后,都表现得异常气愤,甚至义愤填膺。相比之下,启功先生的修为才称得上是德高望重的大师!
德高望重乃是“大能”,真正的赢家,在这种能力上的修炼都是相当之高的。比如刘备,正因其“以德服人”,才能以弱势卓立于乱世之中。临终前,他还不忘叮嘱刘禅要“惟贤与德”,因为这正是刘备一生的成功心得。刘备的治国之能,远不及魏武帝曹操,却能收揽关羽、张飞、赵云及诸葛亮等一群文武奇才,皆因其以德服人使然。也是通过在下属和百姓中广播仁义,刘备才能由一个卖鞋小贩奋斗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汉皇帝。自打走上政治舞台后,刘备宽厚待人、仁义取信的处世理念(不管他心里是否真的这么想)就颇为人称道。作为政治家、领袖人物,宽厚、仁义、忠诚都是指引成功的最高法宝。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瑶,刘备的宽厚仁德,为他带来无尽的好处。曹操欲以威服人,人心不服;刘备欲以诚感人,人皆感动。
除了以德服人,刘备还善于“哭”出好多名堂来。隆中对后,刘备相约孔明出山相佐,孔明不从,刘备大哭,“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孔明见其意甚诚,大为感动曰“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如果刘备听从张飞之言“他如不来,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结果只能得诸葛亮之身,而难得其心,正如曹操之得徐庶。
还有,当刘备发兵西指,刘璋亲临涪城来迎。内应张松、军师庞统多次建议在涪城行事,刘备执意不从,他说得义薄云天:“季玉(刘璋)是吾同宗,诚心待吾,更兼吾初到蜀中,恩信未立,若行此事,上天不容,下民亦怨。公此谋,虽霸者也不为也。”刘备说得很有道理:如果真在涪城设下“鸿门宴”,定要失信于川地之民,如此一来,后面的麻烦就大了。正所谓好事多磨,事缓则圆,万事不可急就。
不论是在古代的政治环境里,还是在今天的经济社会里,仁德待人都是成功者很高妙的做人技巧。反观某些人在某方面堪称能人,却因为自身人格问题而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汪精卫聪明倜傥,周作人才华横溢,但他们在人生的紧要关头,投敌叛国,成为了千古罪人。其中的周作人,虽然在文学上取得极大成就,与其兄鲁迅不分上下,但是做人的失败使他只能是一个作家,无法被称为文学大师。
由此,以德服人才是大能、大智慧。如果每天趾高气扬,对别人颐指气使,久而久之你就会成为一个失道寡助、不受人欢迎的异类。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心里面不去善待他人的人能够真正地获得成功。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5。 小胜在智,大胜在德(1)
当初,在伊利工作多年的牛根生准备离开伊利时,总经理郑俊怀对他说:“你不是想辞职吗?那好,我免你的职。我们采取一个过渡的方式,公司安排你到一个大学进修,但是有两个条件:第一,你一定要呆在呼和浩特500公里以外的地方;第二,学习时间不能少于两年。”
牛根生虽然心里不情愿,还是如约进了学校,开始一个老学生的学习之路。后来,牛根生白手起家创立蒙牛,继续从事乳品行业。对于“老东家”伊利长时间的“围追堵截”和干扰,牛根生并不怨恨,反而喊出了“向伊利学习,为民族工业争气,争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口号。同时,他提出“中国乳都”的概念,通过公益广告的形式打出“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并且在公共场合提到伊利时,牛根生都把伊利放在蒙牛的前边。
“小胜在智,大胜在德”是牛根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看来,“德”是获取人心的最佳利器:“想赢两、三个回合,赢三五年,有点智商就行;若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在伊利工作期间,因为业绩突出,公司曾奖励牛根生一笔钱,让他去买一部好车,结果牛根生却用这笔钱买了四辆面包车,使得其直接下属每人都有了一部车。据牛根生身边的人介绍,当时牛根生还曾将自己108万的年薪分给了大家。这其实都是牛根生给部下的一种心理暗示:只要我老牛能成功,绝不会亏待跟着我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也正是这样的做法,使得牛根生宣布单干后,曾经的老部下都义无反顾地投其麾下。
2005年1月12日,牛根生再次将自己的“德商”发挥到极致—
《赢商tech》 第2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