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5部分 (第1/4页)

大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被这一信念所指引,盖茨和好友保罗?艾伦开始为个人计算机开发软件。

他们看到微型计算机研制成功的消息后,并不仅仅停留在新产品诞生的喜悦之中,而是设法了解到这种计算机缺乏支持计算机运行的语言。于是,盖茨和艾伦就在哈佛阿肯计算机中心没日没夜地干了8周,为8080配上Basic语言,此前从未有人为微机编过Basic程序,盖茨和艾伦开辟了PC软件业的新路,奠定了软件标准化生产的基础。

随后他们的微软公司了解到当时的计算机巨头IBM也在寻求操作系统的软件支持,于是他们就从另一家公司获得了一种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许可证,并将其改进后于1981年以MS-DOS(“微软磁盘操作系统”)为名推向市场。此举使微软的操作系统软件借助IBM这股大风,平步青云,销售量猛增。而且相对于其他竞争者而言,微软的操作系统软件是最早进入市场的,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由此它轻而易举地赢得了更多用户的认同。

善于在瞬息万变的竞争中审时度势,把握机遇,是微软成功的法宝。这当然与公司第一把手比尔·盖茨的精明能干、高瞻远瞩是分不开的。盖茨说,谁最先把握住了信息,就意味着谁最先获取了胜利的法宝。

MS-DOS操作系统是通过使用者键入命令,为电脑提供指令,使电脑执行各种工作程序的。当几年后,盖茨从竞争对手苹果公司获取了对方正在研发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时,微软也亦步亦趋,于1985年,微软推出了“Windows”操作系统——用一种“友好的、卓越的”图形用户界面来服务计算机用户。

1987年,由于电脑市场的激烈竞争,个人电脑得到了飞速发展,微软的“Windows”1,0已明显滞后于市场。OS/2等操作系统也呼之欲出,精明的盖茨在充分分析市场信息之后,发现软件大战最终裁决权并不在他们自己手上,而取决于市场。在这样对自己十分不利的信息中,发现了对自己十分有利的商机。于是继续推进Windows操作系统的研制工作,直到 1990 年推出 Windows 3。0 之后情形才大不一样,凭着一股屡败屡战的韧劲儿,微软公司终于发展成为年利润额达 250 亿美元的大企业,最终在市场上赢得了霸主地位。

与其说盖茨是创业家,不如说是产业预言家。盖茨有关个人计算机的远见和洞察力一直是微软公司和软件业界成功的关键。即使过了三十岁,他仍然自己参与程式设计与开发,维持与科技间的温度。盖茨积极地参与微软公司的关键管理和战略性决策,并在新产品的技术开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他的相当一部分时间用于会见客户和通过电子邮件与微软公司的全球雇员保持接触。其余的时间就在办公室两台电脑的不同窗口中工作,一台从互联网络中连续不断地获得数据,另一台处理着上百封电子邮件和备忘录,把他的大脑与网络联成一体。他加工提炼信息的能力实在惊人,也许他的思维真是数字化的:没有脆弱的感情,没有含混的模拟状态,只有数十亿的二进位脉冲、冷静地将输入转化成正确的答案。

而目前的微软在全球80多个国家有分支机构,员工多达40,000名。对于内部信息的有效收集也是微软成功的奥秘之一。杰夫·斯密斯,微软团队产品经理说:“微软必须知道今天谁在干什么,我们还希望他们知道,明天微软希望他们干什么。我们需要实时的信息以保证为大量的团队改组或者其他改变提供指示。作为智力产业,了解员工在哪儿,在干什么,他们擅长什么,他们需要怎样的培训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作为互联网的积极倡导者,对微软而言,最重要的是迅速改变以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微软的基业也就在这无穷无尽的信息吸收处理中发生了质的飞跃,由一棵小草飞速膨胀成一株参天巨树,并且强大得让人瞠目结舌。

制定一个可行的创业计划

盖茨有个尽人皆知的著名梦想:将来,在每个家庭的每张桌子上面都有一台个人电脑,而在这些电脑里面运行的则是自己所编写的软件。当然,这一梦想并非仅仅出于一种纯粹的理想主义,少年盖茨在为自己的这一梦想激动的同时,也隐隐看到了在它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这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因为这位西雅图著名律师的儿子从小酷爱阅读的就不是儿童图书,而是法律和商业方面的成人杂志。从盖茨的青少年时代,我们可以看出,也许盖茨最早所具有的梦想与一般人相差无几,财富、成功、金钱对一

《比尔盖茨全名英文》 第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