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1/4页)
随便看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谨受教!”程夏躬身答应。
程爽程旺向赵兴汇报了家里的情况,赵兴也指派他们跟随马梦得学习,而后一指程浊,询问苏迈的情况:“阿浊,没来过京师吧,且玩几天,回头把苏迈叔叔地情况给师公汇报一下……马的事情就不用说了。这事儿你也不用管了,等倭国马僮到了,我直接从杭州调马过去……”
所有事情交代完,赵兴一拍手:“好吧,马上科考了,这几天我翻翻书,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散去吧。”
元二年二月十七日,亦即农历丁卯年壬寅月己亥日、公元1087年3月23日,赵兴一身轻衣,提着一个考篮,走出自己的院子现在他府里除了金不二等人外,还多了一群莺莺燕燕,她们都站在院门口,为赵兴送行。几个倭女甚至跪在地下,叩头送别赵兴。
这不是上刑场,而是上考场。
赵兴一身轻衣,是因为考场要进行搜检,防止考生夹带,所以要求考生除浑身衣物外,再没有其他的披风类保暖衣物。
附近,无数的院门口都在上演着相同的场景,无数的考生提着考篮迈出自己寄寓地房间,无数的房东提着灯笼,替房客们照亮前方的路。
这时,天刚半黑,天空中飘着稀稀落落地雪花,下雪了。赵兴仰脸望着天空,喃喃自语:“今年一切都不正常,除了……”
“除了”什么,赵兴想不出来,他本想说“除了国家足球队,一切都不正常”。但在宋代,足球水平还没有臭到国足那个地步,现在的汴梁城,随便一个足球队拿出来可以横扫亚洲,所以这种超越现代的现象也算不上“正常”。
旁边路过的一名举子似乎听到了赵兴前半句话,他接嘴:“是呀,今年前后的十余年,汴梁城皆是连年冬温无冰,甚至经冬无雪弥数千里,今年怎么下雪了呢?”另一位显然是汴梁城地居民,也在说:“是呀是呀,且不说往年,便是今年,那前几日还温暖如春,怎么这几天天气陡变,变地寒风刺骨。”
在场的人都不知道,即使在赵兴原本地时空里,元二年这场大雪在气候学上也是非常有名的。有人说,从这场雪开始,地球又进入“小冰河时期”。不过。也有人说,小冰河时期应该从元符末年(1100年)为分界点,而元二年那场雪只是预兆。
赵兴为什么说“这一年一切都不正常”,是因为这一年的清明节是公历3月30日,立夏是公历4月30日——节气变迁如此大,而现实状况又与节气所应该呈现的气候状况完全不一样。这能算正常吗?
在赵兴犹豫的这一会,陈父子、马梦得陈公川也出现了,院里所有的人中,唯独秦观没来。
赵兴冲送行的人微微一笑,挥手告别,举步迈进雪中,随着人潮走向贡院。
贡院里。寒冷地气候冻得考生瑟瑟发抖,赶来巡院的苏轼见此情况,命令给学生们准备火盆取暖。有官员反对。苏轼答:“这些举子将来都是朝廷栋梁,也会是诸位同僚,便是看在将来的同僚之情上,也不能冻煞了他们。”
转完这片考场后,苏轼又命令主考官将火盆送入别院,那里是几名进行别试的考生,多是与场中考官有亲戚师徒关系。需要避嫌的举子——赵兴在那里,周邦式也在那里。
对于宋代的科举,赵兴其实单靠自身能力。不见得有把握考上,因为他学地一肚子知识,放到宋代可能是极其不合时宜的,甚至有些思想是大逆不道的……
但现在这些他都不怕,因为他有了秦观。
秦观是谁?苏门四学士中的大浪子、太学生。他写的文章不好。这时代哪个考生文章好?
赵兴跟秦观打赌,就是让秦观写几篇相关的时文。然后他再凭借自己的粘贴大法,将这些文章重新组织一下,便成了自己地文章,而且保证让秦观见了,都觉得是是而非。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这个时代,论到理解力,鲜少有能超越赵兴的,他把秦观的文章理解之后,用自己地话表达出来。意思虽在,但字词已经不同于原来。
三场考试考三天,赵兴一挥而就,把写满字的纸放在桌上等待墨迹晾干,自己则在狭小的考棚里做起俯卧撑来。路过的巡场考官偶尔见到这番情景,眼睛几乎瞪出眼眶外。
从没有考生,敢在考场做这种能逼人“被自杀”的体育运动,考官好奇的捡起赵兴的文章,发现赵兴已经把所有题目答完,文章写地不赖,颇有秦观的风格,就是毛笔字写的有点丑。
巡场考官暗暗点点头,记下了这位奇特地考生,将卷子放回桌上,继续自己的巡视
《宋时明月小说怎么样》 第56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