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部分 (第1/4页)

冬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萨尔曼·拉什迪 简介

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于1947年生于印度孟买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祖父是一位乌尔都语诗人,父亲则是剑桥大学商业系的毕业生。14岁时,他被送到英国的格拉比学校读书。1964年他的父亲搬到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居住,那时候正值印巴战争。拉什迪继续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求学,攻读历史。

复杂的宗教、文化和社会背景,注定了他对“历史”、“政治”、“流亡”、“移民”、“混杂”、“文化翻译”、“边缘写作”等问题的热切关注。

1981年,文学天赋不同凡响的他凭借第二部小说《午夜之子》获得了当年英国文坛最高奖项“布克奖”,却因作品触怒了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而被印度当局禁止在国内发行。此后,其小说《羞耻》又因中伤巴基斯坦前总统齐亚·哈克以及著名的布托家族,而导致该书不仅在巴基斯坦遭禁,他本人也被指控犯有诽谤罪。

1988年,拉什迪的小说《撒旦诗篇》出版,立即引起巨大争议,于作者本人也是毁誉参半。故事源于一个传说,撒旦在伊 斯兰教圣典《古兰经》中加入自己的诗文。当天使透露有些经文有问题时,老先知穆罕默德就删除了那些有问题的经文。小说中,主人公吉百利和萨拉丁两人从一场空难事故中奇迹般幸存,并且获得了神圣和邪恶的力量。

作品描写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穿插了对伊 斯兰教和穆罕默德的不敬内容。伊 斯兰教基要主义者领袖抨击它为渎神之作。1989年,伊朗原宗教及政治领袖阿亚图拉·鲁霍拉赫·霍梅尼宣布判处拉什迪死刑,并号召教徒对其采取暗杀行动。迫使拉什迪潜藏多年,过着有警方保护的“地下生活”,每年的保护费高达160万美元,1998年,伊朗政府宣布不会支持对拉什迪的死刑判决后,拉什迪终于获得了自由。 txt小说上传分享

《羞耻》媒体推荐

拉什迪的作品使我们在绝望的境地产生勇气,其诗意能够承受任何最残酷的东西。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拉什迪事件”是拉什迪作品的最极端的文学批评形式。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

自从拉什迪的《子夜之子》在当时(1981年)唤起一致的欣赏后,盎格鲁—撒克逊文学界无人反对他是当今最有天分的小说家之一。 ——米兰·昆德拉

《羞耻》如果不是被看做小说,而是被看做不易分类的作品可能更有助于欣赏。就像18世纪那些最出色的作品: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伏尔泰的《老实人》,斯特恩《项迪传》……在我看来,拉什迪是他们的后继者。拉什迪轻松明快的风格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欢乐。 ——美国《纽约时报》

《羞耻》是一个关于编造的、虚构的国家的故事,“一个失败的梦想”。小说的主题是耻辱和无耻,这两者都源于现代历史的暴力。揭露或隐藏,荣耀之事,政党的红色迷雾,经济衰退的*生活,公开的暴力,创建了拉什迪非同寻常的基调。拉什迪用奇异的想象启迪我们,我们现在必须书写我们的历史——如果这样,我们就能够进入它,甚至保存它。 ——英国《卫报》

很少能有政治小说像《羞耻》一样,强劲有力又充满巴洛克的具体化风格。它可以理解为寓言、史诗或苛责;历史与小说水*融,它既是神话又是讽刺诗。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

《羞耻》编辑推荐

三获布克文学奖、囊括欧美三十余项文学大奖。

大陆首次引进,莫言、余华等中国著名作家权威审定并倾力推荐!

史上身价最昂贵的作家,他曾被迫十余载潜隐,处处躲避追杀。

世界许多出版人以生命做代价出版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因独特的叙事技巧及虚构方式博得一致好评。

世界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当代英国文坛的领军人物,被誉为是“后殖民”文学的“教父”,又有人把他和奈保尔与石黑一雄并称是英国文坛上的“移民三大家”。

世界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一些人将他奉为“文学天才”,认为他构筑了一个庞大、复杂、肉感、色彩鲜艳的文学世界;他以生命的代价(自己的或无辜他人的),将人性中的善恶美丑展现在世人面前。另一些人则骂他是“肆无忌惮的聪明和没心没肺的恶搞”,“文痞和走狗”,“亵渎圣灵,应该处死”。

萨尔曼·拉什迪 传奇经历(1)

布克奖得奖专业户

《羞耻 挪威版 第三季在线观看》 第1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