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1/4页)
指环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了纸张的另一面,二面印刷的话肯定模糊不清。
排版的格式都是竖排的,从右到左,就如中国的线装书。薛兴华怎么看怎么都感到别扭。报纸被他们取名为《风雨报》,显然王介元他们不喜欢他所取的《风雨之声》。但这个名字还是参考了薛兴华的意见。第一期报纸有一个刊词,说明了《风雨报》的办报宗旨,也就是议论时事、刊登新闻、征集“令人可惊可愕可喜”的消息、文章、趣话,另外为商家刊登广告。
因为报纸的版面有限,因纸张质量和印刷技术的原因,纸面上的字又不能印得太小,所以报纸的内容不多。幸亏是第一期报纸没有刊登广告,否则的话还不知会把内容压缩到一个什么程度。
薛兴华稍微浏览了一下报纸的标题,上面有几个新闻:《官兵狎游哄斗》、《朝廷再拨款张湖广之铁厂》、《华人女子租界遭洋人殴打》、《朝廷鲁省赈灾》、《某布政使丁忧》。
廖卫先写的那篇有关日本人就要起战争的文章刊登在下面,用了“海游居士”的笔名。文章题目被改为《日本正在拉开侵华战幕》。文章的内容倒是只是未改,是经薛兴华修改过的。
第二期报纸的内容大致差不多,只是新闻里面有一个小小的八卦,说是昨天官兵争抢的妓女是上海一位官员的相好,听闻有官兵为她大打出手之后很是气愤,让人将那几名闹事的官兵扣押,闹得满城风雨。新闻中一件事情让薛兴华留意了一下,说是贵州普安刘燕飞造反被官兵追赶。可惜薛兴华的历史水平有限,对这些不是很清楚,也就没有多大的兴趣。
扫完报纸的内容,薛兴华又看了王介元写来的信。他解释了为什么采用土产的连史纸而不是用进口的白报纸,主要是为了省钱,让报纸尽快扩大销售量。现在那些大报售价是每份三十文,而《风雨报》只需十文,目前的成本是每份四文左右。他们准备每期印刷五千份,大部分是免费送,利用各地的商号将它们输送到周边城镇。……
薛兴华脑海里算了一下:每份报纸成本是四文,一千份成本是四两,印刷五千份每天则需要消耗二十两白银,开始的时候能被人用钱买走的也就三四百份而已,这样算来每天亏损十六两银子左右。
“难怪他们要用这种质量低劣的纸来印刷。
”算完帐的薛兴华自言自语地说道,“他们是不知道我的家底,以为我现在很缺钱。不就是每个月亏损五百两吗?我派人到外地随便抄几家日本人的妓院就可以赚回来。如果真的能占领舆论阵地,就是一个月亏损一万两我也干。反正明年就甲午战争了,最亏也亏不了多少,也就是十多万两而已。”
想到这里,薛兴华朝门外喊道:“马小六,你把廖先生给请过来。”
“是!”
没有多久,廖卫先就急急忙忙地过来了。
薛兴华将报纸交给了他。与薛兴华反应相反的是,廖卫先看到报纸之后连呼:“好,好,真是想不到他们这么快就出报纸了。”
【感谢订阅,求推荐。铺垫将完,即将开始。为感谢增加的5张月票,211:C0还有一章】
第一第116章 【张之洞】
你可知你的文章刊登了一篇?”
“知道!如果连续刊登才不好呢。这样就显得自然,让人以为我这是一名普通的撰稿人。”
“你满意了?”
“满意,满意。现在销量怎么样?”
“我怎么知道。他的信里没说,估计刚出版没多少订户。现在大约一天亏损十六两银子左右。”
廖卫先吃惊地问道:“亏损这么多?”比他一个月的薪水还高。
薛兴华笑道:“这才亏多少钱?我还准备多亏点呢。你先把报纸放下,等下送给你,让你拿到家里一个个字的看,先帮我写一封信给王介元、苏良佐他们。”
廖卫先狐地将报纸放在,走到一边拿起墨和砚,倒了一点清水,不急不慢地磨着,问道:“写什么?”
薛兴华说道:“你告诉他们不怕亏钱,这点小钱我不缺。印刷的份数扩大到一万份,对撰稿的稿酬比上海其他大报的稿酬高一半。
同时着手在上海周围几个大的城市设立售报点,让出更多的利润给那些卖报的人。另外,暂时不要刊登什么广告,如果要刊登广告的话,用扩大的版面来刊登,正版内容至少保持目前这个状态。总之一句话,你在信里还告诉他们不要担心成本、资金问题,现在最要紧的不是收回投资取得利润,而是千方百计的扩大影响,想方设法地让更多的人知道
《夺清白的电视剧视频》 第73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