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1/4页)
指环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唐秋离放心了,甚为选择这两位做副手和参谋长感动庆幸;许多重要的事情都想到自己前面去了。
日子就在稳定、紧张、有序的情况下悄悄溜走。
这天下午,秋泉传来情报,驻通化城的鬼子野战师团,已经倾巢而出,到处搜寻部队的下落,其中一个大队已经进至距离部队驻地正北方向八十公里的靠山屯儿,邵本良的全部人马,老一团、老三团、老五团、山林队也已离开老巢三浦原,进至长白山地区,专门为对付抗联和血手团而来。
还有,已经联系到抗联一路军第三师,部队在濛江一带与地周旋,因为前些天血手团,对其中一路实力最大的,鬼子追击部队毁灭性打击,抗联部队处境大为好转。
听完秋泉的情报,唐秋离感到周边的敌情严重,敌人可以说是大兵压境,实力超过自己几十倍,必须联合抗联共同作战,否则,有被鬼子和邵本良合围的危险。
他马上电告秋泉,转告抗联领导人,他将在不日亲自赶赴濛江地区拜访,商讨合作抗日事宜。
(未完待续)
第七十四章 兵临通化
几天之后,部队离开驻地,告别依依惜别的乡亲们,往蒙江地区进发。
综合周边的敌情,唐秋离感觉到,鬼子是撒开一张大网,倾其主力加上邵本良部,共计有三万多人,在长白山周边集结向心进剿,对自己以隐约形成合围之势,现在鬼子的网撒得大,空隙很多,一旦鬼子部署完成,想要脱身可就难了。
这次行军,路途不短,沿途还有经过鬼子几道封锁线,尤其是邵本良的部队,让唐秋离最为担心,这帮败类都是地头蛇,当汉奸之前,就是胡子出身,对大山森林的熟悉程度,不比血手团差,鬼子好摆脱,一但被邵本良的部队跟上,虽然是只讨厌的苍蝇,可后面跟着的是鬼子这头饿狼。
有机会,一定要敲掉邵本良的部队,此时转进,正为适宜。
因为战斗减员,部队的人数有所减少,总兵力在二千二百人左右,人数虽然少了,但是更精干,经过几场战斗,战士们得到了锻炼,经历过战火的考验,硝烟的洗礼,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反而有了极大的提高,行动更为灵活。
尤其是多了一个骑兵大队,就是用消灭鬼子的那个骑兵大队的装备组建的,共计四百五十人,都是从各个部队挑选出来,精通骑术的战士,大队长由原一大队二中队中队长刘春担任,刘春在原东北军担任过骑兵教官,精通骑术,极其擅长指挥骑兵作战。
部队组建的时间虽然短,可在刘春的变态训练之下,很快就形成了战斗力,再加上能挑选出来当骑兵的战士,那个不是在马背上摸爬滚打的老手,俨然是一支久经战阵的老牌部队,尤其是骑兵大队的火力,可不是单单是小鬼子装备的马枪,唐秋离给装备了四十挺捷克式轻机枪,这他还有不少遗憾,要是有冲锋枪那就好极了,手里有了这样一支极具杀伤力的机动力量,唐秋离美得合不上嘴儿。
令人惊奇的是,巴特尔那天生的骑手素质,让那些骑兵战士大跌眼镜,飞身上马,一连串儿的娴熟动作,和身下战马的默契程度,令人目瞪口呆,要知道,小鬼子的战马可是身高体长的东洋马,也是,身为马背民族的后代,血液里遗传了祖先的特质,和马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至于新兵大队,派得力干部带领,返回基地进行训练,顺便带回一些多余的物资、装备,唐秋离可舍不得让这些没有经过训练的新兵,直接走上战场,人数比刚到这里到时候又多了两百多,达到五百六十人,这还得是周玉山、李洪刚他们这些老红军的功劳,把附近几个屯子的年轻人动员的热血沸腾,踊跃参军。
在这一点上,刘铁汉、冯继武他们心悦诚服,自叹不如,连唐秋离自己也觉得望尘莫及。
大部队行军,想完全隐藏行踪是不可能的,为了不被鬼子衔尾而追,必须打乱鬼子部署,才能跳出鬼子包围圈,唐秋离可不想身后整天跟着一大堆鬼子,边打边走,疲于奔命。
唐秋离眼睛盯上通化,这是鬼子要命的死穴,他马上召开会议,部署攻占通化军事行动,依然采取鹰击之术,一击便走!
通化城为伪满通化省省会(治通化街1942年4月设市,今吉林通化市,领1市8县,地域相当今吉林省南部),为东满重要城市之一,也是日军东满战略支撑点和经济、文化中心。
情报显示,驻通化的鬼子第八师团主力,以全部开赴长白山地区,城内只有鬼子一个宪兵大队及部分伪满国兵部队留守,兵力极为空虚。
《重生之征战岁月 唐秋离》 第57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