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47部分 (第1/4页)

指环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己的猜测。

不过,哪也不打紧,部队可向西北方向转进,在察哈尔和热河一带,牵制日军华北和东北的大部分兵力,在太行山区黄崖洞的刘铁汉,就可趁机把日军华北驻屯军,在平津一带,热河地区的军事要点,全部拔除,看鬼子还拿什么来发动“七七”事变。

几天之后,关东军的部队终于进入锦州,紧接着大股日军南下,唐秋离紧张的关注着南次郎的下一步动作。

关东军经锦州,到葫芦岛、兴城、渡过六股河,进至绥中一线,鬼子的脚步竟然停了下来,征调大批民夫,忙着修筑各种防御工事,没有再往前推进。

唐秋离舒了一口气,心里隐约有些失望,把东北的鬼子引进华北,刺激南京国府蒋委员长的企图落空了,还是日本大本营猜测出自己的意图,不肯为一支几万人的抗日部队,改变他们的整体战略布局,坚定原来的侵华计划不变?

唐秋离对于日军的举动,多少有些琢磨不透,那就干脆不琢磨,汉奸殷汝耕的保安部队,这几天又按耐不住,对袁景豪支队的阵地,发起多次进攻,均被击退。

既然这个铁杆大汉奸讨打,就不对他客气,唐秋离制定了对殷汝耕保安总队的作战计划,核心要旨就是一条,全歼

对于殷汝耕这个人,唐秋离心里充满厌恶和痛恨,这个铁杆汉奸,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打着**的幌子,行汉奸卖国之实,其傀儡政权,于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成立,最早为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以通州为政府所在地,统治面积约8200平方公里。

唐秋离一直很奇怪,南京的蒋委员长,竟然能容忍这个大汉奸,在河北东部咬下这么大一块肥肉,使国民政府丧失了防止东北日军南侵的,一块天然防御前哨阵地和缓冲地带,也使东北和华北的日军遥相呼应,连成一体,互为援手。

如果说,放弃东北,蒋委员长有削弱张学良实力的因素,倒是有几分道理,可华北没有那个军事集团或地方实力派,能够威胁到蒋委员长的中央地位,这还不像山西,哪里有个土皇帝阎锡山,把山西经营的铁桶一般,针插不进。

在前世,唐秋离每当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都是百思不得其解,现在,身处在这个时代,依然是感觉到疑惑,实在猜不透南京国府的蒋委员长,是什么想法和从那个角度考虑问题的。

作战计划由冯继武和赵玉和,下达到各部队,就在部队要行动的前一天,忽然接到前沿部队的报告,说是南京国民政府,派来代表,携带重要文件,要求和指挥长会面。

在山海关城内,一座古香古色的院子里,唐秋离和指挥部成员,会见了国府代表,他们一共三个人,让唐秋离意外惊喜的是,代表之一,竟然是军统局天津站站长,自己的老熟人刘成万刘大哥,对这位老兄,唐秋离内心一直很敬重,这位老兄,不像那些搞特工的人,身上总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味道,让人不得不起戒备之心,最起码,和自己的交情是真挚的,对自己的帮助也很大。

两人一见面,那股真诚的热乎劲儿,把另外两位国府代表,看得目瞪口呆,几乎跌破眼镜,心里暗暗佩服,军统局的人,就是神通广大,和这个被日本人恨之入骨,却被蒋委员长颇为器重的血手秋离,早就搭上了关系。

看他俩的亲热劲儿,关系肯定不一般,难怪当初派刘成万作为代表,咱俩还纳闷呢!这事儿,一个大特务跟着掺和啥?原来,上头早有考虑,有了他,和这个杀日本人不眨眼的,血手秋离打交道,安全系数要高得多。

刘成万满面红光,看来,最近的日子混得不错,他的脸上带着自豪的表情,给唐秋离介绍了另外两位国府代表,一位是南京行政院副秘书长秦玉德,一位是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手下的秘书长王汝山,来头都不小,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实力派,还有情治机关,都参与了。

这三位代表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转交蒋委员长的一封亲笔信,在信中,蒋委员长对唐秋离在东北几年的战绩,大家赞赏,称他为民族精英、国之干才。

唐秋离当然明白蒋委员长可不是个好相与的人,最近在东北这几年,把关东军打的头破血流、损兵折将,把日本政府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东北来,大大减轻了蒋委员长,在华北的军事和政治压力,自己东北不消停,和关东军打的昏天黑地,在华北的日军,就很少搞小动作,让蒋委员长头疼的事情也就少了,可以专心对付朱毛红军。

狠狠夸了自己一通之后,又委婉的表示,因为国府很多大佬的反对,说什么自己来历不明,又是

《重生之征战岁月小说》 第147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