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65部分 (第1/4页)

随便看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西元1920年由苏黑巴托尔和乔领导的蒙古共产党成立,积极从事分裂运动,首要任务就是肃清外蒙境内的“敌人”,即驻蒙官员、驻军、外蒙支持统一的人仕。西元1921年3月成立蒙古人民军和蒙古临时政府,6月苏俄派驻红军,7月人民军与苏俄红军开入库伦城,考虑到外蒙当时的特殊情况,坚定的“苏维埃分子”苏黑巴托尔与乔巴山主持成立了君主立宪的“蒙古人民革命政府”,由王族势力的博克多格根任国君。为维持分裂政府,苏、乔要求苏俄势力庇护,同意苏俄驻军并协助围剿白俄匪军与敌对力量。

西元1922年俄蒙签定一份协约,苏俄率先承认外蒙“独立”。西元1923年,苏黑巴托尔去世,1924年6月,乔巴山推出“蒙古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利属于大呼拉尔,不设总统,平时由政府处理国务。11月第一届大呼拉尔会议在库伦召开,确立亲苏俄为不可更改的国策,允许苏俄驻军,制定仿效苏俄“宪法”,以西元1898年作独立纪元,改库伦为乌兰巴托。政府及民间人士感到不能容忍,希望出兵或借助英、美出面干涉,大汉帝国政府对事件十分恼火,但鉴于国力不张,形势不利,只发表了措辞严厉但无实效的政府声明,对外蒙独立不予承认。

外蒙地区的非法独立,遭到大汉帝国人民和政府的一致抗议和反感,鉴于此,苏联政府玩弄两面派手法,一方面派重兵保护“独立”,并与外蒙签定互助协定,大规模驻军外蒙,另一方面,1924年签定的《汉苏协定》承认外蒙是大汉帝国的一部分。西元1925年,李飞耘主持中央政府时,苏联曾要求大汉帝国承认外蒙的独立,李飞耘回电严词拒绝,并责令外蒙执政者放弃“独立”,回归祖国。西元1927年,苏俄以平叛为由进军外蒙。

在局势动荡中蒙古统一人士要求大汉帝国政府出兵外蒙,汉苏军队在外蒙东部边界发生小规模战斗。苏军不愿搞大事端,宣布撤出外蒙,但是大汉帝国军队也没再进入外蒙。此后,帝国中央政府忙于在南方剿匪,使帝国政府无力于外蒙事务。亲苏的乔巴山叛乱分子趁机又得到发展,加上日本也制造满蒙独立事端,外蒙甚至与伪满洲国签订“边界”协定,从事分裂国家的勾当。

西元1933年9月一直到西元1934年4月,这整整半年多时间里,除开方云外,副总理兼民政部部长朴志玄是最忙的,他要负责把华北,华东的人口向西部迁移,工厂物资往帝国中西部搬置等等,为此,方云批准成立了一个帝国移民物资安置委员会来协助他工作,以便工作更快更顺利地进行。在华东、华北和东南沿海,大汉帝国秘密修建了机场和雷达站,进一步完善国防预警体系。

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罗布泊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

这种误认罗布泊为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清末,流传了2000多年。到公元四世纪,曾经是“水大波深必”的罗布泊西之楼兰王国,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境地。清代末叶,罗布泊水涨时,仅有“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区区一小湖。西元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经注罗布泊,使得湖的面积又开始增大达1700多平方公里。注入罗布泊的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和米兰河等,同时也部分的受到祁连山冰川融化的雪水的补给,融化的雪水从东南通过勒河流入湖中。

西元1933年8月,帝国地质资源部部长李华光的考察搜索队带着秘密指令进驻到这历史上有名的楼兰古国遗址,当时的情景令人震惊:除开水源外,四处是杂草丛生,荒无人烟。当地的土著罗布人生活几乎是处在原始社会,土匪和盗墓者横行。尤其在罗布泊北面的楼兰古城一带,几乎是成了盗墓者的天堂:在渺无人烟的楼兰古迹,考察队看到最多的就是盗墓者丢弃的锄头。

西元1933年10月,谢峰将军的工程兵部队开始在罗布泊以北200公里的地方开始建设名为龙腾的大型军事基地,同时把包括罗布泊在内的近8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划为军事禁区,命名为“第17区”,级别列为最高。此后,在大汉帝国战场上被俘虏的士兵、罪大恶极的死刑犯和政治犯中的精壮人员与工

《裂日龙枪》 第6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