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此千古雄文,东翁可流芳百世矣 (第1/1页)
一只写字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荣禧堂 贾政坐在一把雕花水曲柳椅子上,正悠哉的抿着茶水。 前日贾瑜的小厮宝柱送来帖子,说今日贾瑜要来拜访他请教学问。 这让他不免有些得意。 贾政一直以文人自居,向来看重学问礼仪,更是召了好些个门客在身前,每日和他谈文章作诗赋。 如今又有小辈想他来讨教学问,岂不更能说明他学问高深? 说实话,贾瑜这个名字他第一次听见到现在也没几天,那时还是族学内的夫子贾代儒提到的。 贾代儒评价贾瑜的话是:好学知礼,虽讷于行,但笃于学,必有所成。 你瞅瞅,这十六个字完美戳中了贾政的痒处。在贾政看来,这就是一个未来的贾家读书种子。 因此今天他才早早来到这里,想见上一见贾瑜。 当然,贾政为人自视甚高,对于府里的小事也不怎么在乎。 尽管如今府内关于贾瑜的流言甚嚣尘上,但他还真就一点也不知道。 尚未饮完第二杯茶,就听到堂外一声清朗的声音:“二老爷可在府内,贾瑜前日下了帖子,今天前来讨教学问,还望二老爷不吝赐教。” 贾政哈哈一笑,放下茶盏,知是贾瑜上门。 果不其然,只见门前的下人带着一个俊朗少年走进堂内。 贾政细眼一看,只见贾瑜今天身穿一袭黑色的劲装,头上戴一座嵌玉的小银冠。 额前的青色祥云束带将一头乌丝系起,几缕黑发垂于两侧,配上他棱角分明的脸庞,显得气质凛冽。 外穿一件白色狸皮大氅,腰间用一根荔色腰带牢牢束起。 若只如此,倒也还罢。 偏偏腰旁又缀着一把玄鞘长剑,明明十三岁的年纪,但少年身形挺拔如松,目光湛湛如炬,比起文弱的读书人来,更像一位少年将军。 贾政忙起身赞道:“好个少年,今日我方知贾家老亲中还有如此麒麟儿!” 贾家基因向来不错,男的俊女的靓,更有一位重量级颜狗贾母,因此贾政也被带的审美标准大大提高。 但即便如此,面对贾瑜这等风采,他也要竖起大拇哥。 贾瑜不敢托大,他甩了个眼色给宝柱,示意他离开,按自己之前的计划行事。 又迎住贾政道:“贾瑜不过一个蒙学少年,哪里担的上麒麟二字? 况且二老爷百忙之中尚且愿意教导我的学问,这等拳拳向学之心,宝玉从小定是受益良多,宝玉聪慧好学,我看这才是我贾家真正的麒麟儿。” 贾政听了,捋须轻笑,贾瑜夸他学问深,又重视族内子弟教育,他高兴。 夸宝玉聪慧好学,在他耳濡目染之下,未来能够成材,他更高兴。 至于前几日宝玉的挨打,贾代儒的告状,在他看来不过是小孩子刚刚入学收不起玩心,日后多加教导就是了。 他现在还万万想不到自己将来会培养出一个‘反封建贵族家庭、反男尊女卑的叛逆者’。 贾瑜这几个不动声色的马屁下来,直接让贾政眉开眼笑。 他拉着贾瑜坐下,笑呵呵问道:“瑜哥儿今天要请教的是哪本经典,哪篇文章?” 贾瑜从怀中掏出书册,谦逊道:“圣人微言大义,瑜还需反复琢磨领会。今日请教二老爷的,乃是前番休息在家,一时心血来潮所作的一篇文章。” 贾政听了后,不慌不忙说道:“瑜哥儿年纪轻轻,竟也有书文写作之能了。” 看贾瑜似乎又要说什么,他又笑眯眯道:“写文章写文章,这重点就在写,一时写不好没关系,多写几篇就是了。你年纪还小,也不必气馁。” 还没看过文章,他倒开始安慰上了。 显然是觉得贾瑜年纪这么小,写的文章估计也不是什么佳作。 贾政却觉自己说的还不尽兴,他又叫来了几个门客,欲要一同帮助贾瑜修缮文章。 待到众人到齐后,他方才打开手中书册。 略一扫过,摇头晃脑的读道: “今四方夷狄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此语盖袭译海外洋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吾且妄言之: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只读了开篇几句,贾政便神色一振,感觉不太对啊? 这开篇不过寥寥几句文字,竟勾着他心中的丝缕热血涌动。 这是贾瑜写的? 他顿了顿,抬眼看去,文章正中上首,标题处书有五个大字----- 少年中国说! 心中震惊之余,再不敢有半点轻视态度。 一扫之前轻浮之态,声音严肃,郑重往后念道: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 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明景间之武功,若何之烜赫 .....” 苏轼在谪居黄州,心中郁闷时,来到赤壁写下了千古名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红楼连中六元的我成了冠军侯免费阅读》 第12章 此千古雄文,东翁可流芳百世矣(第1/1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