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指点迷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是一项带来巨大反响的战略失误。夏威夷的每一桶石油都是从美国大陆运去的。如果日本的飞机炸毁太平洋舰队的燃油储备和珍珠港的储油罐,他们就会令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每一艘船搁浅,而不限于那些实际上被击毁的舰只。新的石油供给只能来自几千英里以外的加利福尼亚。接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的彻斯特?尼米兹海军上将后来说:“在珍珠港事件的过程中,美军舰队的所有燃油都在地面的储油罐里。大约有450万桶油,只要用直径50毫米的弹头射击就可以让它们完蛋。如果日本人毁了那些油,战争就要延长两年。”
第十九章 石油大较量(1)
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温斯顿?丘吉尔生活在政治的荒野之中,无人理睬他的那些关于纳粹野心的警告。但在1939年9月他66岁的时候,他被突然召回重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旧职——英国海军大臣。随着希特勒的军队于1940年春横扫西欧,伦敦的绥靖主义者下台了,丘吉尔当上了大不列颠的首相。
英国面临着悲观的前景。德国人已经占领了挪威和丹麦,法国人下个月就投降,英国人将孤军奋战,承担战争的重负。
英国政府早在战争爆发之前就认真地分析了英国的石油形势。1937年底,一个特别委员会对仿照德国采用“煤中取油”的合成燃料战略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因为英国本土蕴藏着丰富的煤,而它所使用的油则几乎全靠进口。尽管如此,该战略考虑还是遭到否定。英国不仅能够从全球获得大量廉价的石油,而且世界两家主要的国际性石油公司——壳牌石油公司和英伦—伊朗石油公司① 都设在伦敦。发展合成油不仅代价高昂,而且仔细分析起来并不保险。用许多船只,通过许多港口进口石油同依赖少数几座超大型的、极易从空中辨认的合成燃料工厂相比较,后者更容易遭到空袭。
英国政府在制订备战计划时要求石油工业给予紧密、公开的合作,在美国这样的合作极难办到。在英国,国内炼油工业和销售渠道有85%集中在壳牌石油、英伊公司和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英国分公司的手中。1938年慕尼黑事件发生时,政府决定,一旦爆发战争,各石油公司之间所有的“竞争工具”都将取消,全国的石油工业将在政府的卵翼下统一管理。
英国政府还得对付皇家荷兰壳牌集团的前途问题,因为这家集团可能被纳粹控制。问题的关键出在公司的全权领袖亨利?迪特丁身上。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他是集团内说一不二的人物。但到30年代以后,迪特丁对公司的控制渐渐减弱,他的行为举止愈发显得古怪、挑剔和妄自尊大。
30年代中期,年逾古稀的迪特丁迷上了两个人。一是他的秘书,一个年轻的德国女人,二是阿道夫?希特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位意志顽强的荷兰人迷上了英国,费希尔海军上将和温斯顿?丘吉尔都拉拢他,使他成为协约国坚定而狂热的盟友。现在,老人却被纳粹迷得神魂颠倒。英国外交部的一位官员曾叹道:“他对苏维埃的仇恨、对希特勒的敬慕和英德携手抗苏观念的偏信已经是尽人皆知。”1935年,迪特丁自作主张同德国政府商谈,向德国人赊售2年用量的石油,相当于向德国人提供军事储备。
关于这些谈判的传闻令伦敦壳牌石油公司的经理们大为震惊。一位名叫安德鲁?阿格纽的资深董事要求政府责成柏林的英国使馆调查此事,以便他“和他的董事会朋友们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
迪特丁于1936年底从壳牌石油公司退休。他同第二任妻子离婚,娶了德国籍的女秘书,并把家搬到了德国。不仅如此,他还号召其他欧洲国家同纳粹合作,以阻止布尔什维克。他同纳粹领导人多次互访。
迪特丁1939年初在德国逝世,这时离战争爆发还有半年时间。他刚刚去世,伦敦方面就得到了令人极为不安的奇怪传闻。纳粹党不仅在他的葬礼上大做文章,而且试图趁机控制皇家荷兰壳牌集团,如果他们成功,大不列颠就大难临头了,因为这家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不啻于英国的军需石油局,如果落入纳粹之手,英国的全部石油供应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幸运的是,人们发现代表控制权的“优先”股份按规定只许董事掌握。迪特丁一死,他的优先股份立即就被分给了其他董事。德国人充其量只得到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普通股,这些股票对他们于事无补。
战争刚一开始,包括壳牌石油公司在内的英国石油企业就都把他们的下游经营合并于石油理事会,实际上等于创立了一家垄断机构。合并工作一帆风顺。各公司
《石油大亨修改器》 第18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