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瞎说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爱因斯坦认为,文字和数字根本就不在思考的过程中占有显着的位置。爱因斯坦对科学哲学最完整的描述之一,出现在他给毛里斯?索罗文的信中,在那封信中,爱因斯坦解释了试图使用文字来阐述他的科学哲学创造困难之处,如他所说,因为他是以图表形式思考那些事情。“我思考问题时不使用语言,而是用生动有形的形象去进行,当这些形象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时,我再去花费颇多的努力去表达它。” 他这个感受,我们都应当可以有所体悟,当你写一篇文章以后,你再用图表去表现,你如果能用后天完成,就说明你从后天迈向了先天之门。如果说,你先绘出一张图表,然后再来用文字将你的图表阐释清楚,这同样也是由一种直觉灵感的激活状态转向后天智识的过程。但是,真正的图像思维能力却是一种丹元主持下在右脑皮质层进入大脑质层,并且能在大脑前额区呈现真实图像的一种思维方法。只有少数人天然的具备这种思维能力,绝大多数人需要经过修身的内求法实践,才能产生。爱因斯坦本人很可能就是一位天生携带的慧性图文思维能力者,而且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被智能教育所破坏和屏蔽,因此才具有超越常人的创造性慧识能力。
人类智识的进化与回归(6)
德慧智教育,就是高度重视儿童在早期天然具备着的这种图文思维能力。要求早期重视对孩子们进行画图与象形的培养,名画观赏、卦爻的认知,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培养。我们前两次课当中,大家都看到了,有大量的图给你们参考。但是你们很多人中,只有少数人能从中看出味道来。有的人,就从那个图里边看出了立体感。透过图,说明他超越了文字的制约。大部份人,还是找不到那种感觉。而爱因斯坦就是这方面的天才,他能从象形当中找到自己的直觉和灵感,并且保护这种直觉灵感,使它完善系统化,自己也成为世界的奇才。当爱因斯坦对一个问题做过全面思考以后,往往他会发现,用尽可能多的方式(包括图表)表述思考对象是必要的。他的思想非常直观,运用直观和空间的方式进行思考,而不是沿着纯数字或文字的推理方式进行思考。
文理基因,是直觉和灵感的催生婆;画(符)图与象形,是诞生创造力的激活器。这一特点,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同样得到过长足的发挥,只是人们没有通过表象去发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这种发挥,它使人类的创造性得到了迅速发展,这种发展与当时的图画和图表对大量知识的记录和传播密切相关。当时在意大利,整个欧洲的绘画与雕塑等艺术获得了一个全面发展期,这种全面发展期也就反过来激活着人们直觉与灵感,从而在智识方面又推动人们的智能全面向科学的发现中前进,激活着人们的创造力。比如,与伽利略同时代的人还在埋着脑袋使用传统的数学方法和文字方法表述自己学习或观点的时候,他却开始了使用图表形象地体现出自己的思想,从而在科学上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可见,这个文理基因对人的直觉与灵感的巨大作用。
我们如果深入地分析众多天才的成长过程,就不难发现,天才们一旦具备了一些起码的文字能力,并不需要很高的文字能力。爱因斯坦和爱迪生,他们在文学方面都不是专家,爱因斯坦读书的时候,老师就曾经对他父亲说,这个孩子将来可能没啥希望了,学不出什么东西来。爱迪生也是这样,在学校并不能受到老师的喜爱而器重。天才们只需要掌握一些起码的文字能力,奠定了一定的智能基础以后,就会在心智中被动或者主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形成一种有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的确跟常人不同。这种思维方式,又必定会与文理基因中的画图与象形,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文理型思维技能,使他们得以通过不同途径激活自己的直觉与灵感,从而发挥出科学创造力。由此可见,思想象形化,图景化在创造力中的重要地位,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工具。其作用远远超过文化三大基因中的字形基因。其中的生理原理,值得人类深入进行研究。
在人类智识发展的第四阶段中,智识在这一阶段已经完全成熟,后天智识的成熟的终结性,就使人的灵气具有透发的动能,产生这种可能。因为后天智识已经到了成熟期了,结果进入终结期了,就使人由原来一直受压抑的灵气具有透发的能量。能动性,势能,物理学当中称为动势能。由于人类品格的继续变化,进入了“忠信之泊”的典型时期,智德能量的获得也进入了枯竭的阶段,人类的性体活动就进入了阴极阳生时期,智识对直觉与灵感的屏蔽作用反而日趋减弱。我们看看社会上的现象是不是这样?不是很多人性慧系统开始进入启动了
《成都慧思维教育》 第4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