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二十八章 钱到用时方恨少 (第1/2页)

怕起重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来到家里,杨泰夫妻已经起来忙活,李四也已经过来。见张三回来李四上前问道:“三哥,事情怎么样?”

“赵太丞已经答应今日会派小赵太丞前来诊治,兄弟们辛苦了。”

李四笑道:“三哥说哪里话,兄弟们现在都干劲十足,这生活虽然比往日苦了些,但是这钱挣得踏实。兄弟们都在感谢三哥哩。”

张三把双儿领进厨房,找了葱胡椒红糖和红枣熬了两碗,一碗给双儿。另一碗端给正在忙碌的杨氏说道:“嫂嫂这两日辛苦了,这是赵太丞给的方子,能补气血亏虚,嫂嫂不若也试试。”

杨氏连忙接过碗说道:“谢谢叔叔,不辛苦,这有事情干人才踏实。”

张三看着双儿把汤喝完又把她送回去才回转,本来要帮忙但是大家都让张三先去休息。

张三也确实一夜没睡,见大家坚持,也就顺水推走的去睡觉了,睡了两个多小时,被院子里的动静惊醒。

张三起床准备洗漱,看到猴子正在和杨泰一起磨豆子,见张三起床杨泰问道:“可是吵到兄弟了?”

“没有,只是到了这个时候就睡不着了。”张三起床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只是几日没有刷牙感觉整个嘴都臭臭的。

想到古人用盐水漱口,张三也搞点盐试试,嘴里确实清爽一些了。

大家都在忙碌,正好一摞凉皮做好,张三就送着一摞凉皮去小吃铺那边。

这边因为昨天已经有些名气,今天吃的人更多了。张三和李四描绘了做炸串需要的设备,准备提醒让去买一种叫做孜然的东西。

为了怕现在不叫这个名字张三又说了安息茴香和小茴香两个别名,张三模糊记得孜然好像是唐朝以后就传入中国,古代人吃羊肉为主,不可能不知道孜然。

有了孜然无论是烧烤还是炸串都变的简单了,希望李四能顺利的买到。

除了炸串,张三还计划推出铁板豆腐这个张三以前也很爱吃的东西。

接着就是重头戏,整个早餐系列了,首先是特制的蒸笼,这个本来打算让吴叔来做的,但是现在看吴叔的身体状态张三只好让兄弟们介绍自己的家人来做。

蒸笼这东西就两样原料,竹子和蒲草,这个大宋都不缺,底下的锅也好解决。

张三又安排人去找铁匠定制两口大口径的生铁平底锅,还有一个小口径的,这样生煎和煎饼制造设备也有了。

这边张三开始指挥人砌炉子,那边兄弟们都有活干,这边的活计,都是大家家里的闲人过来帮衬的。

张三和兄弟们约定每人每日管三顿饭再加八十文钱。

大家看着家里往日偷鸡摸狗的孩子现在都跟着张三学好,就是不要钱也是愿意来帮忙的。更何况还有钱赚。

这边忙碌了一早上,人少了一点,张三才得空歇歇,因为担心老吴的病情,算算时间小赵太丞也该快到了。

招呼了李四在这边看着,就起身往老吴家走去,到了老吴家,双儿正在熬粥,问了才知道,德才一早就去请了,张三进屋看见昏迷不醒的老吴也是担心不已。

双儿的粥还没有熬好,那边一辆驴车已经停在了双儿院子门前,吴德才小跑着招呼道:“赵太丞您慢点,小心脚下,病人就在屋里。”

车上下来一个四十岁左右高瘦的中年人,留着一个山羊胡,穿着白色丝质长衫,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看看周围的环境,也没有说什么,跟着吴德才就往屋里走去。张三和双儿连忙出来迎接。

周围也很少来这等大人物,邻居们都来观看,得知是吴家延请的小赵太丞也是纷纷夸赞双儿兄妹的孝心。

房东周婶也从正屋出来,嗑着瓜子在一旁看着。小赵太丞也是见惯了这等场面,也没有说其他只是来到屋里老吴床前摸摸脉门,询问了一下最近的表现。低头思考了一阵说道:“令堂,风邪本是小病,只是年老体弱,气不固本,又是病情反复,已是病入膏肓,此病难治,恕在下才疏学浅,告辞。”

说着小赵太丞就要往外走,张三听小赵太医说话只是说此病难治,并没有说不治,觉得还有一线希望,忍不住问道:“先生说此病难治,是不是还有救治之法?”

小赵太丞停下苦笑道:“罢了,告诉你们也无妨,家父早年入宫为太后医治心疾,得太后赏赐天山雪莲一品,若是在配合家父的回阳九针,还有两分希望。”

小赵太丞看看吴家家徒四壁的样子说道:“只是,此药极难获得,不是寻常人家可以受用。这样吧,看你们生活不易,又有

《水浒之宋末枭雄小说》 第二十八章 钱到用时方恨少(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