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40章 新西伯利亚 (第1/2页)

解甲归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935年4月6日,钱塘江大桥正式动工。

经过一个月的跋山涉水,喝着白酒啃鸡腿的山炮,也来到了与乌第河处于同一纬度上的新西伯利亚!

山炮最终还是没有前往边疆地区,不是路程远近的问题,而是那里局势实在是太复杂了!

虽然自己是个逆天的存在,但想要捋清那里的关系,并不是一朝一日能够完成的!

想要彻底解决问题,还需要从外部来!

比如,灭掉苏联,干死英德法,抹除脚盆鸡!

七八股势力的参与,即便是自己现在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推那些渣渣,但自己走后,肯定还会死灰复燃。

不想徒做无用功的山炮,还是选择了走叶尼塞河!

苏联1935年已经开启了军区划分,更是提前数月恢复了军衔制度。

痛定思过的斯塔林,将征兵限制降低到了19岁,三分之二的预备役部队被改编成了现役军。

即便是如此,苏联总兵力仍旧只有160万!

其中一百万屯驻在远东海拉尔,其余的则是分散到了高达14个军区里!

乌克兰的敖德萨,相邻的奥廖尔,白俄;

北冰洋的白海,黑海附近的北高加索,远东;

伏加尔河沿岸,亚欧分界线的哈尔科夫,乌克兰东方的基辅;

列宁格勒,莫科斯,土耳其斯坦;

乌拉尔,以及即将受被洗劫的西伯利亚。

又是一天清晨,银装素裹的西西伯利亚平原,迎来了数日不见的朝阳。

而作为这片地区最重要的重工业城市,新西伯利亚,也在蒸汽火车的轰鸣中苏醒。

西伯利亚这个名字的来源有些多,按照突厥语就是宁静的土地。

按照鲜卑语就是“鲜卑利亚”;

而中国古地图上则是“罗荒野”;

蒙古称它为“西伯尔”!

这里的矿物资源并不多,因为很多地方都是黏土,生产砖和陶器倒是十分有利。

至于北方沼泽中的泥炭,虽然存储量惊人,但无人有能力去开采。

哐哐····咚咚····

金属交杂的碰撞音,带动了在集体经济感召下劳作的工人。

嘈杂的重金属,掩盖了国立歌剧院的吼声,也惊扰了在民族文化博物馆学习的人们,更是掩盖了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教堂的钟声。

蓬勃朝气的少年们,哼着欢快却又不知何曲的调子,蹦蹦跳跳的奔向了学校。

维护治安的警察,裹着藏蓝色大衣的警察,懒洋洋的享受着阳光的温暖。

而城外三十里处的新西伯利亚军区里,却是硝烟弥漫,炮火连天!

“同志,同志,我们31步兵师正在受到不明武装力量的袭击,请求第20步兵师的火力增援!!”

“喂?喂!!你那边太吵,你说什么?!!”

“轰轰······”

还在抱着电话呼喊的师长,消失在了两发高爆弹的火光中。

而驻扎了足足一万人的步兵师军营,现在已经是满目苍夷。

遍布的弹坑,几乎是无处下脚。

浓烈的火焰,更是焚烧了一切!

“有钱的感觉,真爽!!”

站在二十门280榴弹炮组成的火炮群前,摘掉耳塞的山炮,轻吁了一口气。

斯塔林在干吗?

要是知道自己抄了新西伯利亚,不知道会不会让远东的驻军回援!

估计有些难!

不知道是不是苏联红军十几二十几年不打仗了,警惕性几乎下降到了冰点!

从阿尔泰山北方绕过来的两万五千人,避开了数不清的小城和村庄,甚至大摇大摆的路过了两处集体农庄。

可苏军竟然没有一丁点的反应!

当二十门280榴炮部署在西伯利亚鄂毕河上游的时候,山炮就知道了,新西伯利亚就这么拿下了!

简单而粗暴!

滑稽而自然!

没管军营里的一堆伤残,山炮摸了几辆破损的坦克和装甲厚,带着有些迫不及待的众人冲向了城市。

大街上踩着积雪赶向目的地的人们,惊愕的发现,从城市的西方竟然闯进来一群白衣骑士!

而道路两侧的警察,更是在双眼迷茫中被突突突的声音打成了筛子。

“不想死的都蹲下!!”

《超级响的乐器》 第240章 新西伯利亚(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