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吻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都市之中,这样做当然也新奇,但是都市人见多识广、心思灵敏,不会傻傻地跟着你,不经意的一瞥也就足矣。
上面的两个具体事例的分析,仅仅涉及到小资情调在服饰打扮方面的
有限表现,事实上,在中国当今的都市生活中,小资们的服饰打扮方面的追求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多种多样构成了都市生活的缤纷色彩,造就了世纪末与世纪初的一种独具的光怪陆离。
小资情调的服饰与打扮的中间状态是一种妥贴。穿着主体的心境、格调、情趣、风度、气质应当是浪漫的、精细的、敏感的,相应地她的服饰打扮也应当体现这一点。这样的服饰打扮穿在她们身上就会显得艳而不妖、奇而不诡。当然,这种效果不能离开它的具体文化环境,否则,它的这种中间状态的味道就失去了。
八哥评论:
在新世纪中,小资的服饰是新潮的,另类但不浅薄、不做作。这是值得女孩们去借鉴、学习的。
4。小资,喜欢“孤独”
小资最喜欢的词是“孤独”;小资最倾情的心境同样是“孤独”。
在人们的言谈话语中,似乎没有哪个词像“孤独”一样令人着迷。如果把人们的言谈举止看作一个大家族,那么,“孤独”一词,在这个大家族中,却一点也不孤独,不仅不孤独,实际上还十分的受宠,十分的热闹。但是,尽管十分热闹和受宠,“孤独”却依然令人难以靠近,关于它的种种谈论,不但没有揭开它的谜一样的面纱,反而令它越发神秘、越发难解。这真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在20世纪的终结处,在中国的都市社会里,一种具有小资浪漫情调的孤独意味着什么呢?当然,既然是一种孤独,就必得享有一种神秘,具有一种秘密。这种神秘或秘密应当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越是不被理解与接受,这种孤独就越有味道,就越成其为孤独。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孤独,往往有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它们往往由其所生存的现实社会中的尖锐矛盾和冲突所酿造,通过伟大人物来领会与体验。伟大的人物往往生存于漩涡之中,有非凡的奋斗与非凡的体验,故能有大矛盾、大痛苦,故能够造就一种大孤独。这种孤独享有的神秘是一种深度感、历史感和真理感,人们虽然知道它,但却是学不来的。
在中国当代都市社会,产生伟大孤独的矛盾机制已经渐趋消失,而个性化的体验却日渐成熟。在此意义上,我认为,小资情调的孤独体验是中国当代社会日益现代化西方化的体现。既然当代生活的凡庸性日益磨蚀着人的个性,既然这种磨蚀让人喘不过气来,既然这个时代注定产生不了伟大,那么为什么不以一种孤独来与之相抗衡呢?但是,对于小资们的孤独来说,现实生活只足以酿造平庸,而不足以酿造孤独所需的一种超绝的精神。历史则已经被解构,更无从获得酿造孤独所需的精神资源。因此,小资们欲获得一种对抗现实的距离感,就只能取之于西方的或准西方的体验。世纪末与世纪初的中国当代都市文化是一种杂色文化,后现代拼贴术就成了都市中的先锋小资对抗传统与现实的主要方式。
换言之,一种具有小资情调的孤独具有这样的意义:它是一块自恋的领地,惟有在这里,小资们才能无所顾忌地自我欣赏,与心灵对语。这个领地拥有高度的自由与自治,任何权力都无权打扰,它的门上写着:“非同调者免进!”当然,在这一自恋的大地里面,最适宜的方式是独赏,“独赏”几可成为“孤独”的代名词,它彻底改变了“孤独”的被虐性和令人痛苦的感觉。时下最热门的“小资”读物——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便提供了这种独赏的经典小资感觉——人,人生,在本质上是孤独的,无奈的。所以需要与人交往,以求相互理解。然而相互理解果真是可能的吗?不,不可能,宿命式的不可能,寻求理解的努力是徒劳的。那么,何苦非努力不可呢?为什么就不能转变一下态度呢?既然怎么争取理解都枉费心机,那么不再努力就是了,这样也可以活得蛮好嘛!换言之,与其勉强通过与人交往来消灭孤独、化解无奈、不如退回来把玩孤独、把玩无奈。
这种“把玩孤独,把玩无奈”,道出了小资们在自造的孤独天地里面的自恋游戏。“把玩”即是一种品味,即是一种咀嚼。也可以称之为“抉心自食”,但并不痛苦。这就是世纪末世纪初中国当代都市具有小资情调的孤独情态。
八哥评论:
80年代后女孩们,那些被我们所反复申说的奇异姿态不是真正的孤独,那只是种“戏拟”,而真正的孤独可能还在蛰伏,
《80年代后期引进的日本电影》 第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