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5部分 (第1/4页)

绝对零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嘘——别出声!”母亲小声说,并俯身吹灭了桌子底下的油灯。三个人一起趴到窗前细看,那场景似曾相识,像是在可怕的梦里见过——一大群陌生人穿着破旧的衣衫,满身尘土,仿佛刚从泥土中挖出来的;他们挑着瓦罐、被褥和可怜的孩子从江边走过。不多时,就听见零乱的敲门声。

“善珍,快去楼上躲一躲!”母亲说。

“不,我不怕。”善珍说。

正艾走到门前,被母亲拉到身后,“你们两个,快上楼!”母亲命令道。

敲门声时断时续,并不很重,也没有那么急促。不一会儿,门外就传来一阵阵婴儿的啼哭,一位母亲操着北方口音说:“叔叔阿姨行行好,俺们不是坏人,俺们是难民……”

母亲把门打开。正艾、善珍也回过身来。这时,江风阵阵,一群悲惨的难民出现在眼前!一位怀抱婴儿的母亲跪在门口,婴儿脸色惨白,母亲一双凄楚的眼神出现在黑暗中——

“阿姨行行好,俺们是山东难民,家乡沦陷,逃到这里避难。帮帮我们吧,孩子的父亲被日本人杀害了……”

“快起来!”母亲擦去涌出的泪水,将他们扶进家门,可是眼看着外面下起雨来,而夜雨中的难民成百上千,怎么办?母亲和正艾正在犯愁,善珍忽然走出去,面对迎面而来的大批难民大声说:“同胞们,跟我来!”她的声音随江风传到很远。长夜里长途跋涉的难民们眼前一亮,就跟着这位红衣天使走进烟村。

正艾也跟了上去。母亲大声问道:“善珍,你这是要去哪里啊?”

“禹王宫!”善珍回头大声说,“同胞们,前面有几座古庙,那里可以住下,也能挡风避雨!”

“天哪,遇见活神仙了!”

“是观音菩萨下凡,快跟她走吧!”难民们说。

正艾这才恍然大悟,于是和善珍一起,领着大批的难民们,朝禹王宫走去。

“善珍,你真有办法!”他说。

“我哪里想得到,是听我父亲说的。父亲在家的时候说过,烟村有好多古庙,可以安置难民。”善珍说。

第三章·江水知道的事(3)

而远远近近的难民都看到,黑暗的雨夜,一个红色的身影在前面引路。

禹王宫到了,难民们进门之后自动散开,各自找到楼上楼下空着的教室,还有戏楼、正殿所有的空地安顿下来。他们这才发现,这一路上已经有许多村民赶来帮忙,送来棉衣棉被,还有饼干、馒头。就连禹王宫里的禹王、关公也未曾见过这样的景象:秋雨落在琉璃瓦上;蓬头垢面、疲惫不堪的难民们相互依偎着,躺在庙里的每一个角落;父亲打开一只灰布口袋,掏出面饼,分给全家人;母亲从箩筐里抱出干瘦的婴孩,解开衣襟,婴儿张开粉红的小嘴……

夜里,有人在正殿前磕头烧香,求禹王,拜关公:“关公关老爷啊,求你跨上追风赤兔马,挥舞青龙偃月刀,砍死日本鬼子,让父老乡亲早日回家乡啊!那日本鬼子在我们家乡烧杀抢掠,奸*女,他们不是人啊……”

“大禹禹王公公啊,求你引水灭火,扑灭家乡战火,浇灭房顶上的大火啊!禹王公公,求你保佑我们家乡平安,离家的难民逢凶化吉,一路平安啊!”

而禹王与关公神情庄严,默默无语。庙内诸神,也暗自唏嘘。

深夜,雨还在淅淅沥沥下着,雨声伴随着虔诚的祷告、亲人的低语、父母的鼾声和婴儿甜甜的呼吸,连同风吹帷幔,长长的影子发出的无声叹息。而寂静的山林水泽,又传来更夫悠扬的喊声:“月黑头——警醒些——小心火烛——谨防强盗!”

整整一夜,正艾和善珍一直忙着分发被褥、食品,到了后半夜,又送茶端水,照顾老人和小孩。黎明时分,母亲推着板车,送来一大桶热米粥。而这时,善珍走过来,拍拍正艾的肩膀,指了指戏楼屋檐。正艾抬头看见,淋了一夜的雨,净瓶中的那棵小黄桷树似乎长高了一些,正在晨光里伸开青枝绿叶。

抗战期间,有大批沦陷区的难民涌进峡口,在沿江的许多城镇乡村漂泊流浪,有些就在当地定居下来。国民政府发给他们一些补助,还有统一的难民证。虽然只是杯水车薪,还是给难民们带来许多方便和安慰。凭着难民证,他们不仅可以在沿途的地方政府领取少量补助,更重要的是,所到之处,百姓都慷慨解囊,使得难民们在各个地方都受到关照,没有受欺负的。沿江各地的“九宫十八庙”几乎都成了安置难民的理想场所:那里地方大,又都是空着的,正好可以容纳大批难民。——是夜

《烟村对仗什么词》 第2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