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怀疑一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四
任建新打开思维的宝藏,筛选出在档案室觅取的“真金”。本院研制的荣获国家科技发明奖、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Lna—5硝酸酸洗缓蚀剂技术成果,至今仍锁在档案室里。犹如“宝剑”埋入泥土,不能不令人遗憾。
同时他在北京的一个培训班上了解到,我国仅锅炉水垢这只“猛虎”每年就要吞噬掉煤炭工人两年增产的1750万吨煤炭。
一方面“宝剑”闲置,一方面“猛虎”横行,我们何不操起“宝剑”斩除“猛虎”,为民除害,为国造福呢?
在北京期间,任建新与已是北京化工学院副教授的刘宪秋老师再次相聚,他们彻夜长谈,坚定了任建新创办全国第一家化学清洗公司的决心,形成了公司性质、机构设置及发展战略的雏形。
任建新将他的设想告诉了他的同伴们。
犹如干柴遇上了烈火。
这些青年点燃了青春,燃烧了岁月。他们懂得,人生难得几回搏,不趁此风华正茂,搏击一番,更待何时。他们铁了心,跟着任建新干!
任建新做了最坏的打算,假如失败了,砸锅卖铁偿还债务;接受降级以谢全院职工,也为院里改革总结一份教训。
于是,任建新向院党委递交了成立化学清洗公司的报告及运作方案。
尽管议论纷纷,莫衷一是,但得到了具有慧眼的刘忠海书记和陆震院长的大力支持,并且批准借款2万元(实际到位1万元)。
1984年9月1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第一家化学清洗公司在兰州化机院的防空洞里正式挂牌成立。
公司在高速运作,经过短暂的硬件和软件完善,9月中旬他们坐着大篷车一路欢歌出征了。
他们的目的地不是兰州,而是西宁。
为何舍近求远?个中缘由只有他们明白。清洗对他们来说,在理论上可以说得一清二楚,但实际操作还毕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他们舍近求远为的是不把锅砸在家门口。
一路上五颜六色的大篷车引来了不少看热闹的人,然而知音难觅。在他们口干舌燥的鼓动下,只有一位老太太拿来家里的一把茶壶让他们试一试。小伙子们牛刀杀鸡,一丝不苟。老太太见洗得不错,临走时扔给他们2角钱。这就是全国第一家化学清洗公司的第一笔收入。
钱确实太难挣了!为了节省开支,他们将大篷车开到郊外,大篷车就成了他们的临时旅店。早起的警察看见这五颜六色的大篷车,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便急匆匆敲醒了大篷车里的人,进行了认真的盘问,没想到却来了一群看热闹的市民。看着他们的一身打扮,人群里有人称他们是“日本人”。他们不得不做出解释:“我们既不是什么日本人,也不是干坏事的,而是搞清洗的,什么都可以洗,并且价格优惠,实行三包。”于是,早就炼好的一套,又重复了几遍。
这时青海防疫站的一位同志问,我们有一台报废的锅炉,不知能不能洗 ?
小伙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能,我们就是洗锅炉的。”
大篷车就这样开进了青海防疫站,开始了第一台锅炉的清洗。
他们顾不上喝水吃饭,马上投入了战斗,经过一晚上通宵达旦的工作,神奇的魔水将这台结满厚厚水垢的锅炉的“五脏六腑”洗得一干二净。防疫站的领导看后十分高兴而慷慨地说:“想不到你们这些小青年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你们要多少报酬?”
任建新略加思索:“给1900元吧。”价格低得出乎防疫站领导的意料,“可以再加点,凑个2000整数吧!”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汝唯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7)
任建新说:“我说了1900就收1900。”
其实当初任建新并不完全理解“尾数定价法”,但他懂得比1000多比2000便宜,价格低,有利于今后拓展业务。
从此,清洗公司以其高质、低价、快速和优良的服务在西北走红跑火。
业务不断,收入大增。到年底一算账,三个月创利24万,人均每天创利300多元。
如按照合同分配,他们每人都可成为“万元户”。但他们没有这样做,他们除了上交院里的利润、国家的税收及少量的业务提成外,剩下的钱全留作了发展基金。“先发展后分配的分配观”已在创业者心中形成。
五
清洗公司像一块磁石,许多弄潮儿向他聚拢。
公司的人员在不断增加,
《品贤文谈管理》 第10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