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页)
怀疑一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杓��返木�椋�挥胁捎靡缘路�说陌旆ǎ�拍鼙3殖ぞ玫陌材�置妗>��庑┫晗附馐停�虹�沼谒捣�私�抗��⑹芡泻腿帧�
魏绛从国家大局出发,冲破传统偏见的束缚,积极主张和戎,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汉族争取团结少数民族的先例。和戎政策实施后大见成效,到晋悼公12年,仅短短的8年时间内,便取得了汉戎和睦相处的局面。悼公非常高兴,将郑国赠送的乐师、乐器、女乐的一半赐给魏绛,说:“先生教寡人和戎,以正诸华。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律那样和谐,就请先生接受这些赏赐。”
但是魏绛并没有接受,而是谢绝了所赐,谦虚地对悼公说:“和戎狄乃国之福,是君之威,也是其他人的功劳,臣并没有出什么力气。”
魏绛不但在八年之中九合诸侯,而且带兵打仗多有战功。他还曾请悼公赈济贫民,解除民困,赢得了民心。所有这些,都给魏绛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和名声,可是魏绛从不骄傲炫耀。魏绛后来因功改封安邑(今属山西运城市),卒后谥为“昭子”。
范蠡激流勇退,隐姓埋名成商圣
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位居功不傲,激流勇退的人物,就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宰相范蠡。越国和吴国同处江南,连年交战,积怨甚深,先是越国杀死了吴王阖闾,后来阖闾之子夫差又将越王勾践俘虏。越国大臣范蠡和文种通过买通吴王亲信,向吴国割地赔款,进献珍宝,这才保全了勾践的性命。勾践在吴国当俘虏期间,忍辱负重,表现得志向全无,使吴王夫差放松了警惕,还让勾践回到越国。
范蠡随勾践回国后,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十年教训、十年生聚,使越国恢复了元气。另一方面,向吴王夫差进献西施等美女,荒废吴国国政,使吴国逐渐衰败。后来越国趁吴王夫差出兵与中原诸国争霸之际,攻打吴国,终于把吴国打败。夫差走投无路,自杀身亡,越王勾践总算大仇得报。
这时,功勋卓著的宰相范蠡不仅没有居功邀赏,反而激流勇退,从此隐姓埋名,弃政经商,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商圣”陶朱公。史载陶朱公与夫人西施三次聚财万贯,又三次散财接济贫民。而另一位功绩同样显赫的大臣文种,却因为不听范蠡的劝告,继续留在勾践身边,被勾践找了个借口杀了,没得善终。
韩信功高盖主,不知进退祸相随
汉高祖刘邦夺取天下后,有一次大宴群臣,谈到自己成功的原因时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人杰,但是我能用他们,这正是我取胜的原因啊。”刘邦这段话中提到的韩信,正是设下“十面埋伏”之计,打败霸王项羽的最大功臣。
居功不傲,知荣守辱(3)
韩信起初只是项羽军中的一个无名小卒,后来投奔刘邦军营,但并未受到重用,只是因为萧何的鼎力推荐,才被刘邦拜为大将。韩信足智多谋,善于用兵,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被封为王。随着权势越来越大,韩信也逐渐变得骄横跋扈了,刘邦对这样的人当然不会放心了,于是设计收了他的兵权。韩信的谋臣劝他远离朝廷,避开灾祸,可是韩信没有听从。后来有人诬告韩信谋反,刘邦趁机抓他入狱,后来虽免了死罪,但又把他由王降为侯。
又过了几年,韩信得罪了皇后吕雉。吕后请萧何出谋划策,把韩信骗到皇宫,将他杀死。
百战百胜的一代名将,没有死于两军阵前,却死在了皇宫,其中的原因值得后人深思。
低调做人,邴吉得善终
居功自傲的愚者在历史上比比皆是,居功不傲的智者当然也不少见,汉武帝时期的廷尉邴吉就属于后一类智者,他总是能做一般人难为之事,因此在史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汉武帝晚年,受到宠臣江充的挑拨离间,制造了有名的“巫蛊”之案,杀了太子刘据全家三男一女,以及诸皇孙、皇孙妃、皇孙女。在武帝的嫡系曾孙辈中,有一个叫刘询的婴儿还不到一周岁,也被关押在“郡邸狱”中,廷尉邴吉参加审理了此案。邴吉清楚这是汉武帝一时糊涂的举动,而且可怜刘询无辜遭罪,就派了一个刚生孩子的女犯人给刘询当奶妈。
五六年过去了,这时有方士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此话传到汉武帝耳中,于是武帝当即下诏:“狱中罪犯无论轻重,一律杀之。”还命人前往关押皇曾孙刘询的监狱,但是邴吉关闭了狱门,拒绝接受诏命,保住了刘询的性命。等汉武帝脑子清醒后
《品贤文谈管理》 第24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