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 (第1/4页)
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孙述的天子器物仪仗,拷贝自西汉皇室,几乎原汁原味,与之相比,刘秀这边则简陋寒酸得多。多亏张堪精明,力保公孙述的内库珍宝完好无损,破蜀之后,张堪将公孙述的瞽师、郊庙乐器、葆车、舆辇传送洛阳,刘秀现拿现用,这才终于有了像样的庙堂气象。
公孙述既死,蜀地尽降。然而,吴汉的暴行却在蜀人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建武十八年(公元四十二年),蜀郡史歆起兵反叛,拥郡自保,蜀地纷起呼应。刘秀再遣吴汉入蜀平乱,吴汉尽管成功镇压叛乱,然而仍是恶性不改,多杀无辜。于是同样的戏码再次上演,刘秀下诏痛责,吴汉诚恳道歉,表示深刻反省,这事便又不了了之,君臣不伤和气,百姓活该倒霉。
蜀国既灭,刘秀诏命窦融入朝,河西五郡太守也一道同行,另由朝廷选派新的太守,前往河西就任。如此一来,半独立的河西五郡也正式并入了帝国版图。
同年,冒称汉武帝曾孙刘文伯的卢芳,其大将随昱降汉,卢芳逃入匈奴。建武十六年,卢芳向刘秀乞降,刘秀封其为代王。明年,卢芳降而复叛,再次逃入匈奴,十年后病死。
至此,天下无敌,东汉王朝版图大定,中国尽为刘秀所有。
第十五章 尾声
【No。1 封禅大典】
革命已然成功,论功行赏,大飨将士,功臣增封,不在话下,邓禹、贾复等人心知刘秀有意息兵戈,修文德,皆上交将军印绶,请归甲兵。刘秀许之,于是退功臣,皆以列侯就第,不使当朝用事,改以文吏治国。其后功臣或有小过,刘秀总是曲加优容,不予处罚。终刘秀一生,不曾杀一功臣,皆保其福禄,得以善终,为历代帝王罕见。
而在生活上,刘秀也是一个堪称另类的皇帝,既不喜欢听音乐,也不爱饮酒,不爱珠玉等奢侈品,就连对女色也并不热衷,后宫中仅有阴丽华、郭圣通、许美人等数人而已。
刘秀唯一的爱好,居然是上班,每天准时早朝,一直到太阳偏西才肯下班。下班以后也不闲着,再召集公卿、将军、郎官等人讲论经学义理,直到半夜,方始就寝。皇帝当得如此操心劳累,儿子们都看不过去了,劝老爸道:“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刘秀笑着答道:“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兵火散尽,四海安宁,告别了战争,告别了折腾,帝国再次表现出强大的自愈能力,开始了迅速的复兴。
帝国继承人的问题,也在建武十九年(公元四十三年)得以最终之解决。建武十七年冬十月,刘秀废皇后郭圣通为中山太后,立贵人阴丽华为皇后,预为改易太子张本。建武十九年六月,废郭圣通之子刘彊皇太子之位,封为东海王,立阴丽华之子刘庄为皇太子。
身后事安排妥当之后,刘秀这一生大事都已办完,可谓功德圆满,如果还能有什么追求的话,那就只剩下举办一次封禅大典了。
所谓封禅,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是为封;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土,报地之功,是为禅。
即使对帝王来说,封禅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绝不是随便一位帝王都有资格获取。“德不周洽,不得辄议斯事;功不宏济,不得仿佛斯礼。”当初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打算封禅,管仲委婉劝谏,意思却很明确,于功于德,你都不配。齐桓公惭愧而止。
远古不可考,近世帝王之中,则只有秦始皇和汉武帝二人享受过这种荣誉。而且,也只有这二人当之无愧。
左传》曰:“国之大事,惟祀(祭祀)与戎(战争)。”刘秀统一天下,战功之高,足可与秦皇汉武媲美,如果再行封禅泰山,对天地进行一次最高等级的祭祀,那无疑将从此正式和秦皇汉武比肩。
皇帝不急大臣急。参加封禅不仅是皇帝的荣誉,也是大臣的光荣。当初汉武帝封禅,没带上太史公司马谈随行,司马谈竟然因此愤愤而死,临终之际,还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抱怨这事道:“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大有未能封禅,死不瞑目之恨。
建武三十年(公元五十四年)二月,太尉赵熹、司空张纯先后上言,奏请刘秀在即位三十周年之际,封禅泰山。刘秀无意好大喜功,当即严词拒绝,下诏道:“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此时封禅,吾谁欺,欺天乎?”群臣不敢复言。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五十六年)正月,刘秀夜读谶书河图会昌符》,忽见以下文字:“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于承!诚善用之,
《嗜血的皇冠全文》 第7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