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于谦之后,再无于谦 (第1/2页)
牧岛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杨帆斜瞥了朱祁镇一眼,旋即收回目光,走到于谦面前。
“于少保所说‘臣可死而国不可乱’,此言大谬!”
于谦愕然抬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但于少保可曾想过,你这一死,后患无穷?”
于谦眼中透出几分迷惘。
“后患……无穷?”
“于少保倘若就这么死了,于后世而言,只会给后人一个印象。”
“那就是我大明朝的皇帝,皆是忘恩负义之人,就连于少保这样的护国忠臣说杀就杀,谁还敢为大明朝卖命?”
于谦不语。
杨帆问道:“听说你的偶像是文天祥,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像文天祥一样,慷慨赴死很有逼格,名垂千史,很伟大?”
朱元璋听出了杨帆的话外之意。
这一次,他站杨帆。
“老杨说得没错,你死了,是给咱大明抹黑,咱大明会一直被人诟病。”
杨帆没理会朱元璋,眼睛直勾勾盯着于谦。
“于少保,你明白鞑子为何要千方百计劝降文天祥吗?劝降不成,为何又急着要杀他吗?”
杨帆目光灼灼看着于谦,义愤填膺。
不仅是为于谦感到可惜,更为他的耿直体质感到愤怒。
“文天祥是民族脊梁,他是我华夏精神支柱,是天下人心所向。”
“他肩上挑着的,是汉家江山,是汉人的希望。”
“他在,千千万万个汉人就有信仰。”
“他振臂一呼,天下响应,人人景从,鞑子妄图我江山,奴役我百姓,何其难哉。”
“鞑子很聪明,对文天祥各种威逼利诱劝降,因为只要文天祥投降了,汉人的信仰就崩塌了,天下唾手可得。”
于谦抬起头,正色道:“文天祥宁死不降,当为吾辈楷模。”
杨帆扶额。
让你学文天祥,但没让你学他去死。
“于少保说得对,文天祥是民族英雄。”
“但你有没有想过鞑子劝降不成,为何着急杀他?”
“文天祥一死,汉人的脊梁就断了,恢复汉家天下的心气也就没了。哪怕是他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明志,也已无济于事。”
“故而,鞑子入主中原,长达百年。”
杨帆音调不高,但却振聋发聩。
世人皆佩服文天祥一身正气,大义凛然,哪曾想过他死后的负面影响。
“若不是我大明太祖皇帝,华夏的黑暗持续时间只会更久。”
闻言,朱元璋脸色缓和了不少。
咱对华夏是有功的。
但那个于谦咋就跟茅厕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老杨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怎么还不明白?
朱元璋恨不得给他一巴掌,让他清醒一下。
“于谦,你帮咱大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功绩早已超过文天祥。”
“咱知道,你想和文天祥一样,慷慨赴死,无愧于心。”
“但如果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那你的死将变得毫无意义,对咱大明有百害而无一利。”
于谦迎上朱元璋冷厉的目光,面色坦然。
“臣死,太上皇复辟便没了阻碍,顺理成章,天下便不会动乱,百姓不会再因战乱流离失所。”
“我一人死,换天下太平,死得其所。”
于谦掷地有声。
这便是大明文人的风骨。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如果重于泰山,那便慷慨赴死。
以我之死,换天下太平,岂不快哉。
杨帆虽肃然起敬。
但于谦不能死。
“于少保,朱祁镇杀你,杀的不只是你,而是天下民心。”
“你可知你被问斩后,史书是怎么写的吗?”
于谦猛然抬起头,心如鹿跳,手心里全是汗。
不只是朱元璋,在场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等待杨帆的下文。
杨帆重重吐出四个字:“天下冤之。”
“于少保,你知道这四个字有多悲痛吗?”
“他们给你安的罪名是意欲,堪比岳飞的莫须有。”
“你留下了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却也成了后世无数人的意难平。”
“后世之人每每读到这一段,就会开骂。
《大明王朝 朱元璋》 第16章 于谦之后,再无于谦(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