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闲话说孟德 张谦定远志 (第1/1页)
熏悟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又是几天奔波,张谦算是感受到了古代生活之艰难。 那压缩饼干剩了十几块,张谦忍了忍还是省下了,毕竟保质期还长,这东西留着说不定什么时候能救命。 不过张谦也没再尝试那“粕”,只把那“糗”丢入倒满热水的杯子中,泡开了混着喝下去,和米汤面糊糊差不多味道。 吃着这玩意,张谦想到后世网上一个问题,那就是给诸葛亮足够的方便面,能不能统一三国? 张谦现在觉得,统一三国这目标小了,只要他能拿出吃不完的方便面,大汉百姓能把亚欧大陆翻一遍。 吃的之外,张谦还在野外看到了累累白骨,也让他感悟到了这个时代的残酷性。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笔下两行诗,仅仅二十字,却道尽了兵连祸结之下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惨状。 “广元,你说,如果有一天刘皇叔带兵收服中原,北方会不会再次血流成河?”张谦想起一组可怕的数据。 东汉末年有人口五千万,但是三国结束时,人口已不足六百万。 而这也导致了后来的统治者引进五胡之民,最终导致了五胡乱华。 张谦心想,以曹操数州(司隶、青、幽、并、冀、兖、徐、豫州大部分)之力,其后人收复天下尚且死伤如此,若是将来助刘备一统天下,相当于要将这些地方再打一遍,结果会不会比这更严重。 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 “元直(非笔误)想必不曾见过真正的战争吧?”经过这些天的相处,石韬发现张谦虽然志坚行苦,匪石匪席,但是细微之处还是能看出此人生于富贵之家,或许说不上娇生惯养,但至少也是锦衣玉食了。 比如石韬就有发现,张谦从不吃黑色的粕,从不喝未烧开的水,睡觉时总要搞点东西垫在下面。 “兵者,凶器也。自古以来,凡有战争,无不流血。”石韬淡定的说道。 哪怕是所谓的仁义之师,一旦交手见血之后,人也会变得疯狂嗜杀,所以,战争向来很残酷。 听到石韬这么说,张谦也知道自己多愁善感了,不过他心里还是有个不服输的念头,他日收复中原,他想试试不战而屈人之兵。 “广元,和我说说那曹操的事情吧,我俩既然要入曹营,怎么也得做到知己知彼吧!” 石韬点点头,“那我就从那年的‘月旦评’说起吧……” 不得不说,这年代的名士质量还是很高的,哪怕是被诸葛亮点评道只能做刺史,郡守的石韬,对于曹操身边发生的事情,也多少能知一二。 比如被许劭点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五色棒立威; 借刀刺董; 陈留起兵; …… 石韬把自己知道的事无巨细的讲了出来,在他看来,既然是要救徐母,那自然是越详细越好。 “不知广元对那曹操是何看法?是能臣还是奸雄?”张谦问道, 石韬听了哈哈一笑,说道:“曹操是能臣还是奸雄,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元直(对张谦),你要知道,像我这种寒门子弟,是没有选择的余地的。只有世家子弟或者元直(指徐庶)那种才华绝世的人才有资格选择拥戴谁,而我这种人,就像那无根的浮萍,风往哪吹,我就去往哪边。” 张谦想到历史上的石韬,确实是如此,徐庶辅佐刘备的时候,他也为刘备效力;徐庶北去的时候,他也跟着,后来先后在曹魏当上了典农校尉和郡守。 “广元兄,何必妄自菲薄。天生我才必有用,以你的才华,将来必定主政一方。”张谦恭维道。 “天生我才必有用!真是妙句,可惜这里无酒,不然必定浮一大白。不过,主政一方我可没那个才华,我这人因循守旧,辅佐他人尚可,若是主政一方,必定焦头烂额,无论奸商,还是恶吏,我都对付不了。” “仅凭广元能直言自身之短,这份胸襟已远超众人矣。”张谦对着石韬拱拱手,心想难怪此人一直跟着徐元直。 “谬赞。不知先生如何看待那曹操?”石韬反问道。 张谦思考了一会,从后人的角度,在这乱世,谁能先一统天下,谁能善待百姓,谁就是英雄。 从这点来看,曹操也能算个枭雄。 虽然败仗打了不少,但大多都反败为胜了; 虽说屯田税收高了一些,但毕竟给了老百姓一个活路。 还有那被人诟病且效仿的人妻之好,其实也能理解。战争年代,寡妇遗孀太多,若是人人都追求妙龄少女,那人口很难上得去,而且这些失去男人的女人也很难找到活路。所谓上有所好,下必从之,曹老板也算带头拯救妇女了。 而且,曹操还有一个大优点,诗写的好啊!那可是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开建安文学之风啊! 然则,张谦没选择曹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曹操生性多疑,好用权谋,想那被“梦中”所杀的姬妾,“借头”一用的粮官……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曹老板爱死我了笔趣阁》 第7章 闲话说孟德 张谦定远志(第1/1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