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页 (第1/2页)
漫步长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陛下…」追封?安妃竟然死了!陛下是什么意思?贤王登基,那陛下怎么办?「朕从即日起…退居后宫…尔等需尽心辅佐新帝…」「陛下……」成太后和方太后应是听到风声,匆匆赶来,一看室内的情形,成太后不敢置信地退后一步。而方太后则失声尖叫,不为别的,只为刚才正康帝立的诏书。「陛下,万万不可!」「朕意已决!」成太后迟疑地上前,抖着手探了安妃的鼻息,手指处一片冰凉,她倒退一步,「陛下,安妃她…」正康帝看着伏在身上的女子,半点没有害怕,眼神温柔,「朕的皇后…先走一步了。」「陛下,你要三思啊!立后退位之事,得从长计议,不必急在一时…」方太后的话未说完,被他阴森冰凉的眼神一看,哑了声。心里对万般滋味,竟还有些害怕。儿子是她的,她却不敢多说半句。「母后认为,朕的身子…还能从长计议吗?」「陛下,可是贤王非长非嫡,立他为太子,恐难服众。」「母后方才没有听到吗?朕已追封…安妃为懿德皇后,贤王是嫡子。」侍从官已经拟好旨,跪呈到正康帝的面前,正康帝拿出玉玺,欲盖上去。方太后心头大急,大叫一声,「陛下!」正康帝抬起头,看了她一眼。「陛下,你要三思啊!长幼有序,这皇位怎么也落到贤王来坐!太子身残,还有宁王。就算宁王不行,也还有韩王…」「方太后此言差矣,陛下既已追封安妃为皇后,那么贤王就是嫡出。再说那位不再是太子,而是平王,方太后莫非是忘了?程氏被降位,韩王非长非嫡,与宁王一样,皆不是储君人选。而贤王,生母是皇后,即便是追封的,却是正经的名分。唯今眼下,立贤王为太子,才是最稳妥的法子。」成太后说完,看向正康帝,「陛下您正值春秋鼎盛,现在说退位是不是言之过早?何不先立贤王为太子,稳固朝纲,其它的事情日后再议。」「不早了,朕的身体…」「陛下,你的身体需要精养。你父皇虽然是因反胃之症走的,但他与你不同。你自小母后就养得精细,不比你父皇幼年坎坷。你相信母后,只要用心调养…」「母后,朕心意已决。便是还能再活些时日,身体也大不如前。不如教导显儿,让他快些亲政。」他这么说,成太后自是没话反驳,只得幽长地叹了一口气。正康帝的眼神落到安妃身上,瘦长的手摸着她的脸颊。脸颊已渐渐冰冷,过不了多久,就会僵硬。他双手拿着玉玺,重重地盖在明黄的圣旨上。侍从官高举圣旨,宣读上面的圣喻,跪地的臣子们伏身高呼三声万岁。方太后僵立着,不敢相信这一切竟然是真的。成氏这个小贱人,不知给陛下灌了什么迷魂汤,居然让陛下立她为皇后,还把皇位传给乳臭未干的老五。宣过旨后,张东海轻声地询问,「陛下,懿德皇后是不是应该收殓?」正康帝闭上眼,点了点头。大臣们行礼退出去,宫人们进来收殓。很快懿德皇后的尸体就被抬了出去,正康帝一动未动,一直保持着原来的姿势。他就那样靠着,脑海里全是年少时的回忆。温柔的少女,绝色的容颜,她对自己笑着,比春花还要绚丽。她唤自己太子表哥,他叫她夕颜妹妹。他说过,要风风光光地迎娶她进宫。她也说过,此生只钟情他一生,哪怕海枯石烂,哪怕粉身碎骨。少女的誓言,言犹在耳。今天,她义无反顾地死在自己的面前,他才知道,在她柔弱的表像下,是对他一生不悔的痴情。便是到死,她的眼里只有自己一个人。没有提到女儿,连儿子都没有提起。仿佛在她的生命中,她所有的付出都是因为他一人。她的爱是温柔的,却是最浓烈的。她为了自己,连儿女都顾不上。那么,这些事情,就由他来做。这皇位,本该是他们的骨血来继承,那天下的富贵,他们的女儿值得拥有最好的。几日后,登基的是显儿,辅佐的是锦安侯。他们的儿女,一定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别怕,夕颜,朕很快就会去陪你。「咳…咳…」「陛下…」成太后轻声唤着,正康帝睁开眼。方太后不知何时已经离开,屋里只有成太后。成太后一脸的心疼,倒了一杯水,亲自端到正康帝的面前。「多谢母后。」正康帝一饮而尽,眼神里是从未有过的平静。「母后,您怎么还没走?」成太后目光慈爱,却不言语。正康帝自嘲一笑,「母后是怕朕突然归天吗?」「陛下,这样的话你…怎么能说?你不知道母后心里有多难受,若是能一命抵一命,母后愿换你身体康健。」「母后…」方太后先是生陛下的气,气陛下断了方家的后路,居然直接把皇位传给贤王。走了一段路,又有些后悔,到底是自己的亲儿子,她真不应该一走了之。她折返后,恰好听到成太后的话,更是气不打一处出。好吧,他们母慈子孝,自己倒成一个外人她袖子一拂,怒气冲冲地离开,这次再未回对头,脚步不停。未到寿安宫,就看到良妃跌跌撞撞地
《侯爷的原配未删减》 第189页(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