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马三儿的发迹史1 (第1/2页)
风中枯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烽火墩,又称烽火台、墩堠或狼烟台,是古代军事上用于通讯和报警的建筑,多建在山顶、平地制高点、交通要道口或关隘口之上。一般情况下,每处烽火墩设五名士兵把守。除城堡四周外,一般每五里一墩,形成群组,相互接连,遥遥相望。
若是遇有敌情,白天燃烟,夜间放明火。大明成化二年(一四六六年)规定:有犯敌百余人,举放一烟一炮;五百人,举放二烟二炮;千人以上,举放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举放四烟四炮;万人以上,举放五烟五炮。
当然了,所谓几烟几炮,也只是当初的规定,后来那“几炮”就逐渐省略,就只剩下“几烟”了。不过,在人们的嘴里说到这种事情时,还是习惯用“几烟几炮”来表示。
而这处烽火墩,是由一名叫做马三跛子的小旗,带领着四名弟兄把守。
当多库伦率领着千人队在旷野中一出现的时候,因为位置比较高,马三跛子他们就远远地看到了,因此他们是有充足的时间,在估算出敌人的数量之后,再来燃起三堆狼烟。
在点燃了三堆狼烟之后,马三跛子和四名弟兄的任务就算是彻底完成了,若是更为严重的话,甚至他们的生命都由不得自己了,反抗基本是没有可考虑的价值,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应该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宣府镇和附近的其他几个边镇,已经很是安稳了,很少有大股的蒙古人前来骚扰,而像这么整建制的出现,更是少见。
因为马三跛子他们面对的,是蒙古人的地盘,因此他们就想当然地以为,这些突然出现在旷野中的骑兵是蒙古人。
除非是夜间偷袭,偷偷摸上烽火墩,意味着敌人是以先消灭烽火墩上的人员为第一要务,否则的话,敌人是没有闲工夫来对付他们在烽火墩上的这三五个人的。
因此,马三跛子他们虽然感到很是紧张,可看到对方基本上是排着队列、而不是一窝蜂似的冲过来,觉得他们只是路过,因此不会是以自己这几颗人头做为目标的。
可是,今天的情况有些异样。
虽然敌人的前半截队伍“哗哗”的过去了,可后半截队伍却并没有一直跟随着过去,而是兜了半个圈子之后,停在了烽火墩前面的道路之上。
“啊!是巴牙喇!”离得近了,马三跛子才终于看清,烽火墩前的敌人不是蒙古人,而是后金女真,而且是后金女真中精锐的精锐巴牙喇。
马三跛子今年四十多岁了,十几岁时因为父亲去世,他就顶替了父亲的名额,继续从事军户生涯。因此他应该是个老资格的军户了,而且也一直在宣府镇的这个烽火墩驻守。
不过,在马三跛子近三十年的军户生涯中,也仅仅在十多年前见识过一次巴牙喇。但是,有那一次经历就足够了,巴牙喇的彪悍和残酷,已经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马三跛子以前叫做马三儿,虽然也不是个多么好的名字,可好歹还像是个人名。由马三儿变为马三跛子,完全拜一名巴牙喇、具体是一名垂死的巴牙喇所赐。
二十多年前的那次巴牙喇的犯边,马三儿那时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身体也好,胆子也大……可还是没敢下了烽火墩去与后金鞑子拼杀,直到后金鞑子抢掠一番,然后大部队“哗哗”的退去之后,马三儿才敢从烽火墩上偷偷溜了下去。
从烽火墩上下去之后,马三儿就在后金鞑子刚刚过去的路上,溜溜达达地四处寻找着。他是指望着,颠簸的路面能够让后金鞑子抢来、塞到怀里的东西,掉出那么几样来,他就可以毫不费力地顺手捡来。
明火执仗马三儿是不会干的,可在路边捡东西却是无可厚非的,谁也不能说咱什么不是。
马三儿那天的运气很差,让他从“马三儿”变成了“马三跛子”。
或者说,他那天的运气实在太好,好到能够让他从此踏上了“仕途”。
因为,他捡到宝了……一个受了重伤掉了队的、而且奄奄一息的后金鞑子。
万幸的是,这个后金鞑子的脑袋还在,因为这是他身上最值钱的东西了,否则真让马三儿欲哭无泪了。在那个时候,一颗后金鞑子的脑袋,是值二十两银子的,即便长官克扣掉一半,也还有十两银子的剩余不是。
十两银子,对于马三儿他们这样的军户来说,完全可以算得上一注不小的外财了。不仅能够发一笔小财,一颗货真价实的后金鞑子的脑袋,运气好的话,还可以为一名普通边镇小兵打开晋升之路增加一个非常有分量的筹码。
最最关键的是,因为
《大哉圣名歌原唱》 第365章 马三儿的发迹史1(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