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闪啊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淖凹撞奖�匠党删�C谰�幸桓鲎畲蟮耐闯�褪茄��虑槎家�蚬�嵴�≡に悖�庵制�ば缘拿裰鳎�杂诮ň�皇吕唇玻�涟�艽螅��颐恰爸谢�窆�比丛诟叱�骷豕�涝に悖�翟谑俏娜宋蠊��
根据我在学理上的了解与直接参与装甲兵的有关事项,我发现装甲兵本身以及使用装甲兵的军团与军队有许多错误,将校没有新的完整的地面教育,就无法正确使用装甲兵。装甲部队配属给陆军之后,陆军不懂得使用,这就是我在大陆上所看到的艰苦与痛心的一面。没想到,到台湾以后,这个观念还存在,刚到台湾时,装甲兵司令徐庭瑶将军竟建议,陆军将所有的战车与装甲车沿着台湾海岸,每五十里放置一辆,把战车变成了堡垒,成为敌人的标靶。其实他可以把装甲部队集中起来放在后方,敌人从任何方向来袭时,装甲部队都可以应战,而且还可以突袭,发挥的效果更大。
民国四十七年,我接任装甲兵司令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湖口举行一次大典———“向一九一七年告别”,参加者包括每一辆战车车长和各级重要指参。典礼由陆军总司令彭孟缉将军主持,我还在典礼中做了一次报告。战车有机动与火力两大功能,但是,在一九一七年之前,世界各国还维持步兵战车的观念,战车只是步兵单位里的重武器,随伴步兵作战,所有一切都以步兵的速度为准,所谓战车只不过是加了装甲的炮兵而已。战车原本有很好的越野机动功能,却没有发挥,反而跟着步兵一起走,以步兵的速度为速度,在当时的步兵反战车武器之下,已无生存机会。而速度本身是一个物理性的基本因素,能否发挥机动力,则要视其运用方法,因此就变成一个思想的问题,如果硬要战车放弃速度,放弃机动,那么要战车何用?一九一七年之后,英国人领悟了这一点,于是骑兵思想开始抬头,到了一九一八年,将战车脱离步兵,发挥其战场的机动性。另一方面,战车的火力也只有在机动的运用下才能发挥,所谓机动就是主动争取一个新的位置,可以在新的位置上制敌,而且敌人一时间还找不到我们,所以能够产生奇袭的功效。英国人因为发挥了战车的优点,所以在一九一八年把德国人打败,赢得胜利,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不过,胜利的同盟国并未检讨胜利的原因,反而是战败的德国再三研究战败的原因,领悟出装甲机动的重要性。所以,德国从此成立了第一个战车连,开始发展装甲兵,时间为一九二九年,首任连长为古德宁。战车连以战车为主,其他装备与人员都必须配合战车的速度、机动的性能与越野的要求,就这样,德国发展了新的思想,不再以步兵为地面作战之王。因为一九一七年之前,战车是步兵里的附属及支援武器,属于步兵的一部分。战车的首要功能在其机动力很强,如果它属于步兵的武器,在机械方面就算有再高的速度也无法发挥其效能。但是他们一旦放弃了战车,矛盾思想就变成矛克盾了,因为战车无法发挥其机动力,速度又不快,再厚的钢板也会被敌人的武器打穿,因此在战场上,胜利的保障是在其机动力。
装甲兵在台湾(3)
所谓“向一九一七年告别”,也就是以上许多建军备战方面的新的观念与新的做法。当年的陆军总司令刘安祺将军特别欣赏这一点,因为我有完整的理论与思想,进而提出实际行动方面的建议,并且获得刘将军的大力支持。在建军方面,不是装甲兵司令的力量可以达成,而是要使整体的陆军走上新的道路。
装甲兵与后勤
为了配合装甲兵的思想,装甲兵的后勤观念要完全改变。过去谈后勤,都是从后方向前方追补,但是一旦装甲兵机动起来,后方无法得知真正的第一线部队身在何处,所以一定要战斗体向后方领取补给品,如此就要将载重车编在装甲兵,由装甲兵管制,因为装甲兵知道补给点在何处,而补给点不知道装甲兵在何处。这种新的观念,使得建军备战的训练中呈现新的编组与新的面貌,而人事训练及人事配置都必须达到精简的目标。举例来说,通常随着车辆的增加,必须增加人力,如果我们能够增加车辆的载重量,就不用增加人力,自然可以精简人事;以车辆保修而言,一辆车子必须配有兵工人员、兵工零件,车辆愈多,就愈需要更大的后方空间,才能设置各种后勤设施,所以有关人员的编制,应该重新加以研究。那时候美军的车辆有很多种,从四吨半的吉普车到半吨、一吨半的车辆,甚至九吨的载重车都有,我们就必须重新计算一下,需要废除哪一些东西,保留哪一些东西。后来一直到联勤成立军车制造厂后,新车的设计工作才由该厂负责。而联勤也一直以
《蒋纬国口述自传中的母亲是谁》 第16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